生命定格81岁,医学专家捐献遗体成为“大体老师”
2020-11-2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11月21日电(记者郭敬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一堂特殊的授课正在进行——同学们没有端坐在课桌边,而是集体肃穆站立。这堂课的“老师”也没有站在讲台上,而是静静地“躺”在储柜里——其被称为“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他们让学生能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对医学生来说,他们是无言的良师,是感知生命的领路人。

       20日的课堂上,学生们迎来一位令人尊敬的“大体老师”——韩湘君教授。韩湘君曾长期在上海市卢湾区妇幼保健院(现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工作,是知名妇科主任医师。

       11月11日,韩湘君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按照其生前意愿,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捐献给她最热爱的医学事业,遗体交接于13日完成。

       记者了解到,韩湘君1939年11月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兴趣浓厚。工作后,她治学严谨、医术高超、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赢得患者和同行的尊重与信任。她生前预嘱,疾病最后阶段不要做无谓的抢救,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

       “母亲很早之前就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她秉持医者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情操,决定用这样的方式来支持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韩湘君的女儿说,这一决定也得到家人的充分理解与坚定支持。

       韩湘君生前曾说:“人生命的价值在于给人类社会和后人留下了什么。理解了这一点,医者会对医学有更清醒的定位,患者会对疾病乃至死亡保持相对的淡定。”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982年成立接收“大体老师”的遗体接受站,是上海最早设立的遗体接受站之一。截至目前,共有9623人在医学院登记,表达捐献遗体意愿,2980人成为令人尊敬的“大体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躯体,为医学生们架起通往神圣医学殿堂的桥梁,将自己对世界的爱永远传递下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