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卫生治理到全面社会健康管理
2020-08-14来源:解放日报
       从提高卫生要求,优化院容环境到推行公勺公筷,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现如今,松江区正以区妇幼保健院等全国文明单位为引领,用足“绣花功”精雕细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继续贡献着力量。一条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的转变之路在松江迅速起步。



       全员出动,优化院容环境

       走进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全国文明单位”的招牌早已高高挂起,伴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妇幼保健院正打造着一个升级版的全国文明单位,而优化院容环境,便是第一步。

       “为了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我们的后勤服务人员在细枝末节方面也担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杨青告诉记者,每一天,从门诊大厅到电梯间,所有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都会有所增加。疫情前期,不论是门诊自助挂号机旁,还是产科门诊的候诊区,医院都安排了多位志愿者,在协助患者就医的同时,志愿者们人手一瓶消毒剂,在患者使用完毕后,第一时间用消毒剂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不仅如此,我们办公室的电脑、电话机、各类自助设备,从原来每天消毒一次增加到了四次。”杨青说道。医院在自助设备、候诊室等公共区域都放置了免洗手液,便于患者及时清洁消毒,这些都已成为常态化管理。

       为加强诊疗环境的整治力度,记者发现,院内厕所的便器洁具、水龙头的公共设施,几乎每两小时就会有工作人员前来消毒一次。此外,院内的6个厢式电梯也需轮番擦拭、喷雾消毒。即便到了傍晚,后勤人员依然在忙碌着对各个候诊区等公共区域开展集中消毒。



       推行公勺公筷,倡导健康生活

       “为了保护大家的健康,请使用公勺公筷!”在妇幼保健院的职工食堂内,工作人员宋阿姨正不厌其烦地提醒着每一位来到食堂用餐的人,另一边,自用筷和公筷也被分隔整齐摆放着。餐桌上还会醒目地放置着推行公勺公筷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职工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一盘菜”到分餐制,从混用餐具到“个人专属”,疫情之下,筷来箸往、围桌而食的餐桌文化被打破,“分餐制”的就餐文明新风正在上演。

       “除了倡导大家使用公勺公筷,光盘行动、健康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我们一直在推崇的。”杨青告诉记者,在门诊大厅张贴着健康文明的宣传海报,在食堂餐桌上放置着健康生活方式的卡片,在病区、休息区均有控烟教育知识......妇幼保健院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倡导更多居民拥有良好的健康生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