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点亮乌鲁木齐草根公益
2012年10月16日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10月12日,在水磨沟区八道湾街道丰华社区免费图书借阅点,9岁的克依木(中)正在玩阅读游戏。
10月12日,乌鲁木齐首个由多位博友共同搭建的“随手送书下乡”免费图书借阅点,在水磨沟区八道湾街道丰华社区成立,300多册少儿读物搬进了小小的图书室,孩子们每天放学和周末都可以到此借阅图书。
“7月‘随手送书下乡’乌鲁木齐站启动到现在,我们已经收到各地网友捐赠的书册1000多本,这些书册会送到图书借阅点,供需要的孩子们免费借阅,同时我们还将招募志愿者组织阅读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活动发起人陈蕾说。
据了解,“随手送书下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教授于建嵘,于2010年在微博上发起的公益活动,并在北京、郑州、贵州等省市得到回应,随后开展“随手街头救助”、“随手解救乞讨儿童”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拿到图书爱不释手
当天,40多个孩子捧着新送来的图书,和志愿者们现场做起了“阅读游戏”。32中小学部四年级的古丽抱着小画书爱不释手,仔细翻阅着里面的故事,她笑着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课外书了。”
古丽是班里少数几个没有校服的学生,32中副校长艾尔肯·吐尔孙说,全校800多名学生里85%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差,一些孩子到现在买校服都困难,大多数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阅读环境也跟不上。
“学校距离市区很远,孩子们又很难享受到校外公共教育资源。这个免费借阅点设在学校旁边,给孩子们提供了他们需要的环境。”艾尔肯·吐尔孙说。
转发微博易于反手
随着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目光聚焦到贫困的农村,民间提供免费午餐、160亿元实施农村学生免费午餐等举措,都在关注那些孩子的成长,其实不光在农村,在城市周边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微博的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特点,正在改变民间做公益的模式。”一些行业人士指出,在微博技术的推动下,当前民间公益的发展正朝向全民参与、举手可行、反馈及时的方向发展。
在微博上看到博友们在外地发送的活动照片,陈蕾感觉心里一暖,想着他们也能在新疆做点什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在微博上开始发送微博,结果让人意外。
“我们仅仅是发了几条微博,就有很多人寄来图书,甚至有些人买了新书,几箱几箱地寄来。那些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还有些热心市民不光捐书,还帮忙分类管理书籍当志愿者。”陈蕾说,“其实民间有很多爱心力量,大家抱着举手之劳的心态,去关注这些小事,人多了,力量也大,这次寻找借阅点的合作社区,还有组织活动的志愿者也都是通过微博实现的。”
做志愿者举手之劳
在现场,一位退休的阿姨和一个年轻姑娘正耐心地陪孩子们读书、讲解,她们是当天“随手送书下乡”的志愿者。
“退休后喜欢上网,看到这个公益活动就过来了,孩子们开心,我心里也舒服。”60多岁的博友“白云瀑”说。她还说年轻时当过老师,有和孩子们交流的经验,以后有空就来给孩子们做辅导。
25岁的衡思羽是一家企业的会计,曾在北京工作的她两年前就开始关注并参与这项草根公益活动。“捐一本书、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对一般人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许多人一起做这件事,相信很快能让更多孩子得到帮助。”她说。
“书源、借阅点、管理志愿者,这项民间公益活动在内地一些站点已经实践。微博新疆站点成立后,博友参与很积极。后续还会定期在借阅点组织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玩’,让借阅点热闹起来。”衡思羽说。
目前,“随手送书下乡”乌鲁木齐站活动正在寻找免费借阅点和志愿者,“希望通过社会力量搭建借阅点,可以是社区、村委会甚至是居民家里,将书册送到孩子们方便借阅的地方。”陈蕾说,欢迎各地州、乡镇的爱心人士联系他们。
想要参与这项公益活动的读者,可关注新浪微博“随手送书下乡乌鲁木齐”,或将捐赠书籍送往两个收书点。1、乌市新华南路61号,陈女士,联系电话13619928726;2、乌市五星路198号华瑞大厦909室,武女士,联系电话13609967539。(募集以下图书:工具书、儿童青少年图书、卫生保健图书、法律常识图书、文学图书、农业科技图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