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支教9年病倒山间
2015-01-05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q7

 朱敏才下山采购生活用品

    “爬不起来时,我们就回家。”这是他们刚到贵州望谟县二小支教时许下的承诺。可是,这一天似乎来得太早,今年10月25日傍晚,朱敏才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两位老人的遭遇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当地医疗条件积极救治。经过治疗,朱老师病情稳定。为了能尽早康复重返支教路,孙丽娜决定带着丈夫回京治疗。于是,从贵州到北京的150次列车成了一趟爱心专列,朱敏才老人所在包房成了一个临时的ICU病房。2014年平安夜,老人回到北京,入住空军总医院接受治疗。

    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


    2014年的最后一天。凌晨6点,北京崇文门街头。头天夜里刮起的5、6级大风,依然没有要停的意思。从静悄悄的小区里匆匆走出的孙丽娜,整了整帽子和大衣领口,准备乘车赶往空军总医院看望老伴。料想到当天是最后一个工作日,全城交通必定大堵特堵,所以孙丽娜早早儿出了家门。

    “明天是元旦,也是我和朱老师结婚22周年的日子。”她边走边说,每天她几乎都这个时间出门,转乘3趟公交赶到医院。这么多年,他们从没过过纪念日,就连生日都很少过。现在朱老师病了,她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盼着他早点好起来。

    尽管至今仍有亲戚对夫妇俩的支教表示不理解,一个曾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经济参赞,一个是退了休的小学英语教师,“好好的清福不享,跑到穷乡僻壤去受苦”,但在孙丽娜看来,当年那场说走就走的行程,是她人生的一次正确选择。

    2005年,孙丽娜和朱敏才在家看电视时,被一组镜头深深震撼:一个19岁的女教师背着尚未断奶的孩子在给学生上课。旁白解说道:贵州缺乏教师,一些边远学校的女教师不得不带着娃娃去上课。孙丽娜为之一惊,大脑中突然冒出到贵州支教的念头。

    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时,朱敏才十分支持。他说,当教师一直是他的梦想,而且贵州又是他的故乡,现在既然你有这个愿望,那我们就一起去吧!临行前,夫妇俩曾咨询北京的志愿者机构,被告知,志愿者通常只针对大学生群体,一般情况下不接纳老年人。尽管如此,他们没有放弃。“贵州山区缺老师,到了那,会有需要我们的地方。”2005年6月,夫妇俩带着一份执着赶赴贵阳。那一年,朱敏才63岁,孙丽娜51岁。

    年龄太大支教遇到难题


    到了贵阳后,朱敏才和孙丽娜在亲戚家一间闲置的房子暂时住下。安顿好了以后,他们马上向当地多个部门咨询如何能成为志愿者。但是无一例外,他们得到的答复均是,志愿者有年龄限制,一般只要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夫妇俩仍不甘心。他们认为自己身体都很健康,而且都有过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阅历,应该可以为山区的孩子们做很多事情。“我是一名退休老师,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西部的孩子们做点事情,为社会发挥一点余热。”

    孙丽娜说,接下来的进展依然不顺利。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支教的学校。其间有人向他们推荐过一所小学,但是,那家学校正在搞竞聘上岗。“这说明学校不缺老师。我们要去就去最需要老师的地方。”

    随后,孙丽娜想到向当地媒体求助。经过报道,来自望谟、紫云、凯里等地的政府和学校就向他们发出了邀请。该选择到哪里去?夫妇俩犹豫起来。“第一个打进电话的是望谟县长刘兴吉,我们看重这份真诚的邀请,于是决定就到望谟去。”

    教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


    刚到望谟县二小,朱敏才只是负责做饭,照顾讲课的妻子。但孙丽娜觉得老伴精湛的英语不用实在是可惜了。于是,就将自己两个班的英语让给他讲。谁知,试讲下来,一发不可收拾。朱敏才迷上了教学。他常常向妻子和其他老师请教,反复翻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认真做笔记,教学水平开始迅速提高。不过,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压不住堂”,朱敏才没少向老伴讨教经验。

    “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这么多年的外交生涯,他习惯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一开始刚上讲台,他总是满脸微笑,可是孩子们在下面简直都要闹翻天了,有的学生从座位上蹦到课桌上,又跳下来跑到讲台摸一下他的大肚子,摸完就跑,他依然是笑呵呵的。这样教课可不行。”孙丽娜教给老伴,上课就是要为人师表严肃一点。一番指点下来,朱老师慢慢地终于“压住堂”了。

    由于长期闭塞,山村的多数孩子其实很腼腆,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于是,老两口随身带着很多照片,这些照片记录着他们在海外的外交生活,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向孩子们描述外面的世界。每个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听得出神。

    为了上课,朱敏才学了苗语。老两口教学生们读报、查字典、教他们刷牙。9年间,老两口先后在望谟二小、尖山苗寨小学、花溪孟关乡世华小学、遵义县龙坪镇裕民小学、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5所小学支教过。而走过的这些学校,条件最艰苦的当属尖山苗寨小学——一所连当地人都很少知晓的学校。

    孙丽娜说,2006年1月,父亲肝癌晚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交接了手续,迅速从望谟返回北京,守护病危的父亲。当年8月,孙丽娜的老父亲病逝。之后,在处理完家中的大事后,夫妇俩决定重返贵州支教。

    卧室和厕所共用一堵墙


    这一次,他们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篇名为《一个老师的学校,他苦撑了6年》的通讯。在与当地联系后,决定到这里继续支教。

    偏远山区条件不好,支教前夫妇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有水、有电、能居住就行。但来到尖山苗寨,简陋的条件还是让他们很震惊。苗寨位于一座高山的半山腰上,几十户人家分散在大山中,有的人家甚至还住着四面透风的茅草房。而所谓的学校,不过是两间没有窗户的平房。这两间平房还是村民们每家背7000斤石头盖起来的。教室里没有电,上课时,只能挪到室外光线明亮的地方。学校里惟一的老师李云贵是村里唯一一个中专生,当时每月只有100元工资。因为贫穷,李云贵曾打算出门打工,可是学校里几十名孩子齐刷刷跪在地上,求他留下。

    老俩口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他们把学校的一间小屋腾出来,搬来一张单人床,帮助他们收拾了行李。当地政府还为他们买了一台小彩电和冰箱等生活用品。学校有四个班,原来只有李云贵一个老师,孙丽娜夫妇抵达当晚,没顾上休息,立即了解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连夜把课程表重新排了出来。第二天,夫妇俩各司其职,走上了自己的教学岗位。

    条件的艰苦让老两口适应了好一阵。他们居住的房间有一面墙是和公厕共用,晚上只能戴着口罩睡觉。山上没有自来水,喝水都是来自一个蓄水的水池子。很多时候,水很浑浊,只好撒上白矾再喝。因为喝的水不干净,孙丽娜得了拉肚子的毛病,一直到现在都没好彻底。

    最大的困难是购买生活用品。一次朱敏才去山下购置生活用品,从苗寨只能步行走到山口处,才能坐上三轮车,之后还要辗转几次耗时几个小时才能到达镇上。买完东西,朱敏才已经走不动了,勉强坚持着,他才回到了学校。毕竟上了岁数,之后,夫妇俩决定今后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下一次山,每次采购尽量多买土豆、萝卜等能“存得住”的蔬菜。

    因为条件所限,在尖山支教的那段日子,老两口几乎没吃过水果。由于长期缺乏叶黄素,加上强紫外线照射,原本就高度近视的孙丽娜视力更加衰退,以至于右眼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不过,孙丽娜却认为她和老伴的付出很值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增强了,学生们学会讲一些简单的英语了,会唱歌跳舞了,每每见到外来的客人,孩子们会主动打起招呼。

    两地接力成功转院


    “感谢这么多年朱老师、孙老师为我们遵义孩子无私的付出。眼下天冷、事多,但人心是暖的,二位老人一定要保重,我们敬佩并想念着暂时离开讲台、回到北京的您们。您们的健康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014年的最后一天,一条来自遵义市宣传部副部长王继松的短信,出现在孙丽娜的手机上。

    “我真是特别的感谢他们,朱老师病倒后,前前后后,北京的、贵州的,很多好心人为他奔走。”孙丽娜摘下眼镜,将手机屏幕贴近眼睛,一字一句地将短信内容读给躺在病床上的老伴。由于脑出血压迫语言神经,朱老师现在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右半边身子也不能动弹。听到老伴的声音,神智清晰的他还是抬起左手,勉强晃了一下。

    突发脑溢血倒在了新校舍内


q8

孙丽娜在照顾老伴

    朱敏才发病时,正在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内查看新校舍。孙丽娜说,他们来到这所村小支教时,教师的宿舍十分简陋,后来,在各位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今年,一栋新的宿舍建成。10月25日当晚,看过新闻联播后,老伴陪着她查看新宿舍。

    “他看到卫生间墙上的热水器,非常兴奋,告诉我说,今后终于可以好好洗个热水澡了。”孙丽娜说,当晚9点多,夫妇二人正聊得开心,朱敏才突然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他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吓坏了的孙丽娜急忙拨打校长电话。之后,朱老师被紧急松紧遵义县人民医院。常年艰苦的环境透支着两位老人的健康。不久,孙丽娜也病倒了。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支教的事迹在当地曾引起了极大反响。得知朱老师突发重病的消息后,贵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抢救。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相关专家第一时间率医疗专家赶往遵义县医院展开救治。

    经专家会诊,朱老师除脑部出血外,还有高血糖、高血压、肺部感染等症状。专家组决定对他进行微创脑部引流手术。经过手术,朱老师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护理,10月28日,他和老伴被转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继续治疗。

    “转院的路上,一路绿灯,各个路口都被临时管控,就是为了让我们顺利通过。我们没想到,为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师,当地做了这么多工作。”孙丽娜说,不仅如此,贵州省委省政府还特明明确,所有治疗费用包括护理费用,全部由省和市解决,不让家属操心。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令孙丽娜非常感动。

    难忘与孩子们的道别


    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的治疗下,朱敏才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为了能在康复期间得到更好的治疗,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决定12月24日朱敏才老师从贵阳搭乘火车回到北京,来到空军总医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分离有多么不舍,恐怕常人无法体会孙丽娜当时的感受。回京前,刚刚病愈的孙丽娜忙着收拾这些年来支教所用的东西。“这次回去先把朱老师的病看好,估计要一段时间。”就在她收拾整理的时候,学生们相拥着走了进来。

    “孙老师,这是我们折的幸运星,希望朱老师早日康复。”

    “孙老师,您和朱老师还回来吧?我舍不得你们。”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诉说着不舍。孙丽娜眼眶通红。她告诉孩子们,朱老师病好以后,他们还会回来教英语。

    12月22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召开了“朱敏才老师转院准备会”,就朱老师转院进行了详细的工作部署。经过安排,将有1辆救护车、1名医师、3名护士随车护送照料朱老师安全转入北京空军总医院,并准备好途中所需药品、医疗仪器和朱老师相关病历资料等。

    列车包厢成了临时ICU


    平安夜。T150次列车上。朱敏才老师所在的软包变成了一间临时ICU病房。医生、护士们谨慎地监测着朱老师的身体指数。脑出血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最怕颠簸,在获知朱敏才老师将要搭乘列车后,T150的列车长和乘务员给予了极大照顾。当获知孙丽娜老师由于常年支教,胃部已经发生病变,平时饮食极为清淡后,每顿饭,火车餐厅的厨师都会特地为她炒制两个清淡的小菜,由列车长亲自送餐。“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真的是非常感谢他们!”孙丽娜说。

    当晚11时,列车顺利抵京。来自空军总医院的一辆急救车早已在站台上等候多时。将朱敏才老师抬上车后,车子向医院驶去。连夜,包括院长王建昌、医务部主任张波、神经内科主任石进等多名专家在内,为朱老师展开会诊。

    孙丽娜对空军总医院为老伴所做的一切充满感激,看到医生们连夜会诊治疗,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拉着老伴的手说:“咱们一定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大家都盼着你好起来呢!”

    爱心支教后继有人


    据了解,目前,医院正在为朱老师制定治疗计划。他目前的病情也比较平稳。“那些孩子肯定让人放不下心啊。”孙丽娜说,她和朱老师强调学生英文的日常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所以特别重视口语,现在朱老师一病倒,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受影响。

    记者最新了解到,遵义医学院2013级的研究生宋忠敏、蒋位哲等青年志愿者,已经接过老人手中的爱心接力棒,轮流前往遵义县龙坪镇中心村小学支教。当听说这个消息后,孙丽娜也显得很高兴。她表示,等朱老师病好后,将来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次回到贵州继续支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