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临终托孤,这句承诺一坚持就是41年
2022-11-14公益中国网


       “阿才,阿才,回来吃饭了。”


       又到了晚饭时间,八十多岁的宣丙水、李彩英老两口在门口没见到人,就开始像喊晚归的孩子回家吃饭一样,在村里四处寻找着贪玩的宣世才,这样的事偶尔就会发生一次。

       宣世才今年54岁,本该是知天命的年纪,他的行为举止却像三四岁的孩子。吃饭需要人喊,剪头发也是老两口一路哄着、用小奖励引诱着,本来只有十分钟的路程,领着他走走停停,需要几十分钟才能顺利到达桥那头的理发店……

u=1895764606,177442809&fm=30&app=106&f=JPEG

       其实,宣世才和宣丙水、李彩英两人非亲非故,宣世才只是邻居。

       1981年,受病重的宣爸爸委托,宣丙水和李彩英帮忙照看先天智力存在一定问题的宣世才,即使当时自己家里条件一般,还有三个孩子,但是看到这对孤儿寡母,还是忍不住答应了。

       两年后,宣世才的母亲也过世了,二人彻底接过了照顾宣世才的“重任”。

       一句承诺,却整整坚持了41年。

       照顾一个残疾人的压力不言而喻,并不是所有的爱情和亲情都能承受这样的重压,离异或是与老一辈决裂的例子比比皆是。

       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家长要承担大部分的干预和照料工作,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长期照护者难免心力交瘁,更何况是年事已高的宣丙水和李彩英呢?

       虽然两位老人说,“我们会一直管下去”,可年过八旬的二人,还是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我们如果走了,谁能接手,继续照顾宣世才呢?”。

       近年来,各地也在探索适合残障家庭的监护模式,例如广州进行的“以老养残”家庭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家长可通过申请特殊需要信托服务,让残障孩子获得基本服务,自己也能安心养老……

       然而这些尝试都还刚刚起步。只有当家长喘息、日间照料、长期托养以及监护等一整套针对残障家庭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的那一天,家长才能收获晚年的安宁,才能摆脱“听天由命”、“死不瞑目”的梦魇。

       宣丙水和李彩英的时代即将谢幕,宣世才的路还很长,他未来的幸福何时才能“稳稳”托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