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有识,残疾人也有春天
2012-09-28

有胆有识,残疾人也有春天

2012年9月28日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也许从呱呱坠地时起就有一个残疾的身体,或许是由于某一次意外造成伤残。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们或许听不到虫鸣鸟啼,但却能读懂好心人的心声;他们或许腿脚不便,却用辛勤的汗水帮人们走得更远;他们或许看不到阳光,但自身不抛弃不放弃,活得无比坚强和努力,创造出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就业是决定残疾人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融入社会的关键环节,更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创业,不仅仅是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还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甚至比正常人活得更有价值。

  创业样本

  “腊味达人”曾卫光

  连州市东陂和香隆腊味有限责任公司童事长曾卫光,4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四级肢体终身残疾。个性好强的他,更加激发起奋发图强的决心,成为连州市一名杰出的民营企业家。

  1986年曾卫光从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走上生猪规摸化养殖之路,闯出一条致富的好门路。1996年他租用了家乡一栋旧厂房,向亲朋好友筹措到5万多元的起步资金,开始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当年购进了69头小猪,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身躯,住在猪场起早贪黑亲自喂猪、清理粪便。搞防疫,治猪病,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第一批生猪全部成活出栏。当年盈利2万多元,他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初步尝到了养殖致富的甜头。

  在这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他利用逐年的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150亩的前江友顺农场、投资3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100亩的卫民猪场,投资400多万元创办了占地180亩的鸡嘴寨猪场,三个猪场现存栏母猪980头,全部实行自繁自养,年出栏成品猪8万多头。年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每年纳税(屠宰税等)30多万元,还为当地解决50多人就业,丰富了市民菜蓝子的同时带动当地300多户农户发展生猪养殖,部份养殖户与规范化养殖场一起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初步创业成功后,他进一步认识到单靠养猪直销,是不可能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的,而且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风险性较大,为此,他在畜产品深加工方面谋划,2009年在连州市东陂镇经济开发区购买土地5200多平方米,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办公及车间厂房4000多平方米,注册成立了连州市东阪和香隆腊味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腊味生产,在连州市区投资200多万元购买一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展销门市,2011年加工腊味200多吨,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纳税50多万元,真正成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企业。

  谈起事业上的成功,曾卫光认为自己骨子里不轻言放弃的个性让他收获良多,而“不轻言放弃”恰是大多数残疾人都有的心态。

  但是残疾人创业,除了自身自强不息,曾卫光认为社会上各方力量的支持更能助人一臂之力,而最紧要的就是消除歧视,“残疾人创业的艰难有很多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由于他们的残疾不同,学习的方式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希望社会上不要有人歧视他们,更多人帮助他们就业、创业。”曾卫光说。

  独创笋衣画重写人生的陈绍波

  骏马奔驰如电、鹤鸟悠闲各态、仕女眉目传情,当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独特笋衣画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时,其作者陈绍波成为了游客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见上图)。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特别来到他的展台鼓励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位来自连州的民间艺人陈绍波,1961年出生,连州市人,下岗残疾工人,1999年在国内独创笋衣画作品,曾获广东第三届、第四届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其笋衣画作品在2010年世博会上展出。曾因意外烧伤导致面目全非,但陈绍波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巧用笋衣重新书写“艺术人生”,“自己的面容也许会使人害怕,但我的画作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专家认为其用笋衣作画的形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它充分依靠笋衣本身的色泽变化来营造变幻无穷的色墨交融的艺术效果,把平面国画的风貌、崭新的凹凸造形与天然墨韵融为一体,既摆脱了人为生硬染色的痕迹,又克服了人工烙烫的烙痕,可谓是将墨韵美、自然美、雕琢美集于一体的佳作。看过陈绍波笋衣画的广东省群众艺术馆的吴炳德曾用三个字概括:美、绝、奇。

  看不见果园的“桔子大王”潘金

  清新盲人潘金,别人称呼他阿金。他自幼双目失明,因家里穷他居住在崇山峻岭,他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他曾经去摆过摊算过命烧过炭,也曾经挖过矿淘过金,但终究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而今,他靠自己的双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桔子大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挥洒出一片彩色的天地。虽然他看不见外面世界的阳光和色彩,但在他内心里却有着一个五彩的梦经营好果园。

  现在阿金的果园有500多棵沙糖桔,大部分沙糖桔挂果有收成了。这个对于他来说看不见的果园,不知让他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下了多少汗水,但也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引领残疾人一起致富的邓木生

  而具有代表性的肢体残疾人邓木生,他的反季节西洋菜种植面积已达到60多亩,形成了比较有规模的反季节西洋菜种植基地。产品直销珠三角等地区,年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

  邓木生创业致富后,不忘当地父老乡亲,聘请了当地残疾人或贫困户对西洋菜基地进行管理及收割,并传授他们种植管理西洋菜技术,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鼓励他们共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到目前为止,在邓木生的影晌和指导下,周边30多户残疾人或贫困户种植反季节西洋菜增加了家庭收入,并有多户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记者观察

  残疾人成功创业汗颜了谁?

  残疾人也有春天。四位残疾人身残志不残,执著追求、勇于拼搏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他们虽身体残疾,却能谱写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创业传奇,这让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们汗颜。

  据了解,清远每年对残疾人进行扶持的同时,也在鼓励他们“志”的飞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了自己的自主创业,到处都有残疾人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与一些“身体健全,心里残疾”终日游手好闲的所谓正常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在,有些人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存在着一种盲目、消极的态度,或哀叹“人生之难,难于上青天,人生之苦,苦如一剂药”;或得过且过,及时行乐;或因欲壑难填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或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所有这些,都空耗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只能“万事成蹉跎”,有的人甚至还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残志坚的残疾朋友拥有着超常的乐观与积极心态,所有见过他们的人都会被写在其脸上的乐观和开朗所感染。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自强不息的创业步伐,他们总带给我们一种巨大的动力。

  诚然,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马平川,但是只要立足实际勇于拼搏,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屏障。这些残疾人身上艰苦奋斗、感恩社会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我们深思身体残疾但思想是积极向上的,那么他一定有成功的一天;身体健全但心里残疾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