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观念 保护"三江源"
2006-08-31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出发,沿214国道驱车南行700多公里,跨过“黄河第一桥”、横贯巴颜喀拉山、抵达通天河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耀眼的大字便映入人们的视线。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这是一处被誉为“中华水塔”的生态高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此;这又是一处让世人瞩目的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湿地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有2238种维管束植物和370种脊椎动物,堪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正是“三江源”这一特殊的生态地位,受到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保护“三江源”,青海省先后制定颁布了停止天然林采伐、禁止开采沙金和实行禁牧等一系列规定。从上世纪80年

    代开始,相继在“三江源”区建立了隆宝、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9.74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54%,涵盖了最需要保护和治理的生态区域。始于1998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保护面积达167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44.2万亩。2003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完成禁牧面积4200万亩,建设牧民定居点1682个,搬迁牧民2200户,完成减畜138.29万羊单位。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尽管前些年各方面为“三江源”生态保护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受财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源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2005年初,国家投资75亿元用于“三江源”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用6年的时间,将在工程区内退牧还林还草9.18万亩,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1200多万亩,鼠害治理3100多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平方公里,生态移民55773人,解决13.16万人饮水困难的问题。通过实施规划,使工程区内退化、沙化草地得到治理和恢复,群众落后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生态状况实现良性循环。  

    “从2005年开始,青海省委、省政府首次将生态保护内容列入处在“三江源”区的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西五个自治州的年度重点考核目标。同时,由于果洛、玉树两个自治州处在‘三江源’核心地带,从生态大局考虑,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果洛、玉树两自治州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不再提出硬性的考核指标。”青海省考核办常务副主任苏爱国告诉记者。这意味着什么?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始重新审视青海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

    青海是国家的生态高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是国家最重要的水源地。青海担负的十分重要的责任是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水源。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治理过程中,青海省委、省政府强调两个结合:一是“三江源”的生态保护一定要和当地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结合起来;二是退牧还草必须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青海投入主要精力和力量,用于“三江源”草原植被的保护、水源的保护,森林、湿地的保护,让源头活水绵绵不绝,植被常青,草原就像地毯一样完整地覆盖在高原上。

  
  相关链接

    我国将继续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力度

    在不久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全国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上,青海省副省长赵永忠介绍,2006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实施生态移民的力度,促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恢复。

    据赵永忠介绍,2004年10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56户250多名牧民收起帐篷,搬入了当地政府修建的新定居点,标志着“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开始启动。

    2005年“三江源”地区共实施生态移民2066户,涉及农牧民10090人,这是“三江源”地区移民工程实施以来移民数量首次超过万人。2006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力度将继续加大,青海省全年计划投入8800万元资金,实施生态移民1.1万人。

    赵永忠介绍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恢复是青海省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将通过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和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规划,初步遏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恶化的趋势。

   
    为保护“三江源”草场植被,工作人员正在建草场围栏。

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