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列入国家有关名录
2008-04-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26日电(记者 李荣)据上海崇明县政府26日提供的最新消息说,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已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将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成为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并力争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据介绍,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公园范围涵盖整个崇明岛,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在这地质公园内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而且完整的大河口三角洲地层还系统记录了260万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古老的沙堤、完整的历代海塘、避潮墩见证了上海的海陆变迁;优美神奇的潮沟、波痕、陡坎代表了典型的淤泥质的潮滩地貌景观,复杂的潮汐运动、大河分流、盐水入侵、最大混浊带景观代表了塑造大河口地貌的典型动力。

    据了解,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独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湿地植被,保留了重要的全球迁徙珍稀候鸟种群和“活化石”中华鲟等特有的珍稀生态物种。

    除此之外,地质公园内还有自然与人文历史古迹,尤其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崇明学宫、金鳌山、寿安寺等最为著名。今后这里将是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上海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9月1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公园范围涵盖整个崇明岛,东西宽约为76公里,南北宽约13-18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崇明岛为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沙岛,园内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完整的大河口三角洲地层系统纪录了260万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古老的沙堤、完整的历代海塘、避潮墩见证了上海的海陆变迁;优美神奇的潮沟、波痕、陡坎代表了典型的淤泥质的潮滩地貌景观,复杂的潮汐运动、大河分流、盐水入侵、最大混浊带景观代表了塑造大河口地貌的典型动力。

    园内独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海三棱藨草-藨草-芦苇湿地植被,保留了重要的全球迁徙珍稀侯鸟种群和“活化石”—中华鲟等特有的珍稀生态物种。园区内有许多自然、人文历史古迹,尤其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学宫、寿安寺等最为著名。园内水土洁净,空气清新,风光优美,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科学考察的胜地。

    上海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拥有12种地质遗迹 

    上海市第一个地质公园—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将于4月28日正式开园。公园拥有12种地质遗迹,将向游客展示典型的“淤泥质海岸潮滩地貌”景观和“世界一流的大河河口地貌”景观。

2005年9月19日,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上海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崇明县旅游局介绍说,崇明岛为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沙岛,园内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串起崇明五大景点

    260万年来海平面有些什么变化?长江三角洲历史如何变迁?今后,随着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园,市民有望亲历其境一一解开这些远古的谜团。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19日正式建立,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公园雄踞于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南与嘉定、宝山隔江相望,北与江苏海门、启东一衣带水,犹如蕴含于长江巨龙口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