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院通讯员 张利娟
7月10日,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岳塘区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二天,对采集回来的水样的检测工作也正式开始了。
早上八点就已经是炎炎烈日,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也没有阻挡住调研团队的脚步,调研团队中负责检测的几个成员早早地就在一田前集合,顶着大太阳一起来到分析测试中心。杨老师早已在分析测试中心等着调研团队,人都到齐后,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工作。团队成员先来到二楼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实验室,实验室中没有空调,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但团队成员依旧认真的听老师讲解,据老师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从光源发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根据特征谱线的减弱程度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此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水样中镉离子,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水样中镉离子含量。杨老师还对团队成员指定的测定水样中隔离子的方案提出了一些改正和建议,使整个测定方案更合理更完善,也让团队成员对整个测定过程的大概流程与具体的实验步骤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与认识。另外杨老师还指出,对于采集回来的水样,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等到实验方案都确定好了,实验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进行测定了。

杨老师的讲解和对实验室的熟悉,让团队成员更加了解实验仪器分析的准确性与重要性,也让非专业的学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与技能,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更能熟悉实验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步骤。团队成员表示,有了杨老师的指导与实验条件的支持,一定会对水样中镉离子含量做出准确的测定,同时也会让关爱母亲河的行动更加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