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定陶区:干干净净共迎小康
2020-09-21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9月18日电 题:菏泽市定陶区:干干净净共迎小康

       新华社记者闫祥岭

       走进菏泽市定陶区南城社区前马庄巷,整洁干净的道路旁,绿化树郁郁葱葱,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树荫下聊家常。

       谁能想到,眼前的绿化带,几年前是一条臭水沟,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臭味。村民张道文就住在当年的臭水沟旁,他告诉记者:“不敢开窗户,除了臭味,蚊子还特别多,夏天门窗上的蚊子看着都吓人。”

       当时,正赶上定陶区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看着社区糟糕的环境,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化彬下定决心要把环境整治好,第一个动手的项目就是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的臭水沟。

       马化彬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筹集了资金,开始清理臭水沟。为节省开支,社区党员干部与施工队员一道抽污水、清淤泥、下垫层、铺管道、回填土,把臭水沟改造成了封闭式排水管道。

       之后,他又带领社区党员干部上街打扫卫生,街道上原本堆积多年的垃圾逐渐被清理干净。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进来,村民房前屋后的环境不断好转,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变。

       社区面貌变了,群众的精气神上来了,大伙都想着把日子过得更好。但原本社区内不少居民依靠养鸭挣钱,效益一般不说,污染也十分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很大。

       找到更好的致富路,成了大伙的期盼。在定陶区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社区确立了“改造养鸭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思路。马化彬自掏腰包为社区注册成立了以食用菌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建设了食用菌扶贫基地。

       为确保合作社高效运转,社区积极探索“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模式,由合作社统一购料、统一制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既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合作社的收益。

       正在大棚里忙着管理鸡枞菌的马利,是合作社的受益人之一。今年50岁的马利曾经靠养鸭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一年到头忙活,日子却过得紧巴。

       2018年,马化彬找到马利,主动为他提供菌种、技术、销路、资金,劝他改行。在马化彬的帮助下,马利承包了10个大棚,第一年纯收入高达60余万元。看到效益这么好,马利的孩子不再出去打工,把全部精力放在合作社。

       为带领社区群众一起增收致富,合作社还为2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正在合作社扶贫车间加工鸡枞菌的马珍说:“送完孩子就来这里干活,一天能挣个七八十块钱。”

       “去年,合作社收入3000万元,发放分红资金300余万元。”马化彬说。合作社从2015年的6个食用菌大棚,发展到现在投资两千多万元高标准建设的108个食用菌大棚,累计实现项目收益分红180余万元,帮扶了22个村庄和社区的536户贫困户,让更多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