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听障人士做服务员 餐厅“无声”却有情
2020-09-03来源:工人日报
        透过落地玻璃窗,阳光洒进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座商业楼18层的餐桌上,每张餐桌桌面上都立着一个特殊的提示牌:“我们有听不到您声音的孩子,喜憨儿式的服务是我们的特色,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感恩!”

       这是一家刚开业不久的素食西餐厅,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店里的服务员统一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脸上笑盈盈的,在工作时,他们有的熟练地拿起平板电脑为刚落座的客人点餐,有的耐心地打开收付款软件引导用完餐的顾客结账。虽是平淡无奇的工作,却能看出十足的热情。

       这一切都是在无声的过程中进行。他们的笑容或带着羞涩、或带着懵懂、或满怀热情,但都透着真诚。“大家都很阳光,真被他们感染到了。”正在店里用餐的顾客王女士说,这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还是一个治愈的地方。

       在这家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听障人士的餐厅,店员们有着特殊的工作方式:每个人的手上都配有震动呼叫器,一旦顾客需要他们,就会按动桌子上的服务按钮,发出呼叫后,他们的手环就会震动。虽然存在着听力和语言上的障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

       “设置提示牌,不是为了博取顾客对弱势群体的怜悯,而是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解。”餐厅老板里昂(化名)介绍,餐厅在经营之初并不顺利,许多前来就餐的客人并未注意到服务员的特殊性,有一次甚至发生了一位客人由于呼叫服务员没有得到回应而大发雷霆的状况。此后,里昂一直苦思冥想既不给客人造成麻烦,又不让聋人服务员蒙受委屈的两全办法。于是,就有了现在餐桌上告知客人的桌牌。

       “我感恩每一位来这里的客人,因为这是他们对这个特殊群体的鼓励,请收下他们的微笑。”里昂说。

       点餐、传菜、装碗、端盘、递给顾客……从开门到打烊,聋人服务员重复着上述动作。虽然忙碌,但脸上始终泛着满足的微笑。

       “一开始与顾客交流会紧张,偶尔也会招来个别客人的不满,我就用热情微笑来面对,我坚信客人们会被我的努力感动。因为我们不善交流,所以才要努力微笑呀。”从陕西咸阳来到郑州打工的聋人服务员李翔,在手机上打出这样一段话。

       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融入社会,这样的机会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弥足珍贵。之前在外打工的露颖,曾遭受到这样的不公待遇:跟别人干同样的活、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她拿的工资却比别人少,只因她有听力障碍。

       几经周折,露颖在这个餐厅找到了工作。“在这里我不受歧视,我找到了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温暖平台。”露颖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

       “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向生活低头,他们用劳动创造价值。”里昂说,残障人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群体,他希望餐厅可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目前,店里10名工作人员中,有6名是听力障碍人士。工资待遇方面,里昂开出了比残障人士行业内水平高近一倍的工资,还管吃管住,如果不住的话每月补贴500元房费。

       餐厅实现盈利后,里昂希望能够把49%的盈利,捐出去做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帮扶残障人士就业,也希望以此为起点,带动更多人去关注这一群体。”里昂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