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试免费“带补贴”是机遇不是施舍
2015-05-11来源:荆楚网 作者:周卫军
   湖南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开始至2020年,在湖南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两大贫困山区的43个县市区中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计划。湖南规定,对“两片区”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可免试免费到省内技工院校接受全日制技工教育,享受国家给予的生活补贴。(5月7日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不仅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我们许多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群众、家长等受固有的传统观念所限,很难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譬如说重城市轻农村、重应试轻素质、重普教轻职教等观念仍普遍存在。

  湖南省即将施行的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尤其是贫困山区中学毕业生可免试免费读技工院校的政策,其出发点无疑是极好的,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其成效恐怕仍不容乐观。一是来自于社会、家长的观念。“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长期存在,使得人们总是对普通教育情有独钟并从心底排斥职业教育;“宁选贵的,不选对的”——一种盲目攀比的思想在不断抬头,许多家长都认为优质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收费高的学校,只有把孩子送往这些学校就读才有面子,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才是对孩子的成长重视,对他们的未来负责。更甚的是,他们还认为国家对职业教育乃至义务教育的减免学费等惠民政策,只是对“穷人”的一种“施舍”,而他们认为自己肯定不属于这一类“穷人”,当然就要对这种“施舍”说不!所以,在孩子就读学校的选择上,这些家长根本就是对国家的减免补贴等政策不屑一顾,宁愿想方设法去给孩子选择一些并不适合他们实际的学校就读。

  其二是来自于学校、老师的观念。不可否认,现在还有许多技校类的职业学校并没有真正端正办学思想,功利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因此,为了招揽生源,他们扭曲了国家减免补贴政策的原意,把这作为一种学校的“施舍”许诺给家长、学生。而且,为了迎合社会上的世俗教育观念,他们在教学理念上,也还停留在追求与普通高中、高校相似的教学方式,但是,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却大部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存在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学习文化、技能“两不像”,使得学校、老师形象、声誉受损,这也更加剧了家长心目中“职业学校学不到知识技能,反而耽误时间,上学不如进厂”的观念循环。

  所以,当我们推出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加大免试免费“带补贴”的惠民政策力度时,还需先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从加强师德修养,改变教学理念开始,既不“自卑”职业低人一等,也不自欺是在“治病救人”,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师资群体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二是加强学校自身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重技能训练,培养成出更多技能过硬的优质人才,从而能够真正抬头挺胸地宣告“我们的职业教育无愧于人民”。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家长固有的教育观念。有了前面两点的正面形象,才能有宣传的事实基础,才能真正让家长、学生逐渐扭转观念,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做一个普通、平凡但又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军中去。

  既能以德育人,又能培养出学生过硬的技能,更兼之免试免费“带补贴”的优惠政策,试想,这时还有谁会认为这只是“施舍”而不是机遇?谁还有理由拒绝这能够真正提升自身素质的绝佳机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