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 “星星的孩子”呼唤爱
2015-04-02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4月2日电(记者吴箫剑、石庆伟)4月2日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一个硕大的集装箱,作为剥夺感官体验的道具,摆放在沈阳最繁华的青年大街旁。在完全密封的环境里,同外界联系全部切断,没有光亮,没有声音,只能感觉自己……这就是自闭症孩子每时每刻的感受,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呼唤社会的关爱和接纳。


    5岁的冬冬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记者在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见到他时,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正专注地在纸上涂鸦,看到有人来,将五彩缤纷的图案高高举过头顶。

“冬冬是我见过的最爱笑的孩子,”心理咨询师付琪告诉记者,“他一切的感受都包含在笑容里了,我虽然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但他的笑容很温暖!”据付琪介绍,在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内,像冬冬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总有一天需要出去面对社会。“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当冬冬走出这里时,希望人们用爱心去读懂他,接纳他。”付琪说。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全社会的关注。

几天来,一个名为“爱·蓝 I LOVE”的自闭症日宣传活动也在沈阳进行,心理咨询师会带着自闭症孩子们练习跳“小苹果”舞。舞蹈能培养孩子们的律动感,刺激听觉、视觉和运动神经,有助于他们成长。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专家周萌说,自闭症孩子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会没有预兆地哭闹喊叫,那是他们宣泄的方式,当你遇到时请一定要以最大的爱心去包容他们。她鼓励家长多带自闭症孩子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孩子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刺激促进成长,另一方面也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自闭症。

“这并不是展示孩子的不堪,而是呼吁对差异的了解、接纳和尊重。”周萌说,“盲目的排斥和同情都不好,更希望社会更多一点包容,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医学专家认为,2岁至6岁是自闭症最佳治疗时机,可采用行动疗法、药物疗法、食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治疗办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