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原则怎能被“伪规则”蚕食
2015-03-30来源:红网 作者:范军

  29日,一则名为“汽车占自行车道,初中生拍照被骂”的视频备受网友关注。一名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在海淀区双安商场附近的一处天桥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3女1男集体下车“围攻”。虽然整个事件孰是孰非目前尚无法彻底理清,但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以及“读书读傻了”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的讨论。(3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因用手机拍摄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人大附中的这名学生受到恶意围攻,并被骂“读书读傻了”。“读书读傻了”,直指学生拍照这种“批评”方式的不应该,或者是多管闲事。因此,这是某些人秉持的“社会规则”对学校教育原则的否定和排斥。

  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只是“社会规则”的一种表现。在某些人心里,公共规则只是拿来哄人的“鬼把戏”,只有傻瓜才去遵守。因此,抢占公交病残专座,涂抹文化墙,公共场所大小便,脚踢古寺内的钟,攀爬树枝摇落“桃花雨”等不堪入目的事情才一次次发生,强烈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出行、处世、为人、做事,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感受,这就是某些人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哲学”。可悲的是,这种所谓的“人生哲学”在当今社会大有市场,早已形成气候,衍变成一种“社会规则”。

  “读书读傻了”就是这种“社会规则”的一次绝妙表演。学生对公共规则的敬畏,对正义公平的维护,这些人自是看不懂、看不惯,于是这样的学生也就被称为傻子。他们没有想到,国家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傻子,学校培养的也大多是这样的傻子。坚持正面教育,传播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正是每一所学校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德育原则,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本教育原则。

  可是,学校教育原则不仅在遭受“社会规则”的否定和排斥,也在遭受“社会规则”的蚕食。献爱心,义务扫街,义务植树,照顾病残老人等学校德育活动,被认为“无益”而横遭一些家长阻拦;公交车让座,静等绿灯,捡拾垃圾,买票排队,扶起摔哭的孩子,被一些家长严辞呵斥。学校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以致很多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家庭教育走偏,正是源于“社会规则”的自以为是。

  “社会规则”与学校教育原则背道而驰,大大弱化了社会正能量的价值,也极易在学生心中形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多重标准,使其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学校必须坚持德育教育不动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仅靠学校教育的努力,显然是杯水车薪、孤掌难鸣。遏制所谓的“社会规则”,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