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治污大关更需专业型环保“掌门人”
2015-01-29来源:新京报 作者:胡印斌
   目前中国环保已经过了常规污染治理的阶段,下一步的环境治理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陈吉宁作为一名专业型的环保“掌门人”,当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1月28日,中央决定,清华大学校长、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吉宁任中共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此前已有消息称,陈吉宁将履新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长期致力于环境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些环保业内人士也对这位新环保“掌门人”多有期待。

  公众的期待不难理解。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迫在眉睫的“锁喉之痛”。蔓延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问题,水污染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已经从早前的“现象”迅速演变为挥之不去的“悬剑”,高悬在这块土地上每一个人的头顶。

  2008年经由环保总局“升级”为环保部,尽管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勉力寻求某种平衡,并曾掀起震惊业界的“环评风暴”,也曾向华能和华电两大电力巨头开出“史上最严”的环评罚单。然而,不能不说,新组建的环保部并没有完全施展开手脚,至少,没能遏制住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环境冲突日益凸显。

  可见,眼下摆在陈吉宁这位环保新“掌门人”面前的,并不是什么萧规曹随、亦步亦趋的政策顺延。某种程度上讲,称得上是“临危受命”。能不能在中央的环保诉求与地方的提振经济之间、在殷切的民意期待与艰难的治理困局之间,走出一条以治理促发展的新路,显然不那么轻松。

  环境治理举步维艰,环保部成为众矢之的,个中原因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多方面有所突破。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唯GDP至上,留下旧账太多。然而,目前中国环保已经过了常规污染治理的阶段,下一步的环境治理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陈吉宁作为一名专业型的环保“掌门人”,当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也与相关机制体制的配套改革不到位有关。此前很多媒体都有报道,环保部是“世界上最尴尬的部门”,之所以尴尬,主要是因为部委间职能交叉。因为交叉,“造成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环保领域多头执法问题突出。”而拟议中的环保大部制改革,却难以启动。

  此外,环保部门的“弱势”,也使得其在与地方政府博弈时明显处于劣势。若地方政府坚持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当地环保部门往往无可奈何。

  而所有这些,既考验环保部新“掌门人”的能力,也恰恰是接下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严峻的环境危机已经使人退无可退,相应地,也对环境管理体制形成巨大的倒逼压力。无论是部门还是部门“掌门人”,惟有锐意改革,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呵护生态环境,消除环境危机。

值此举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期待环保部能有更大的作为,期待新环保“掌门人”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担得起“环境卫士”这一沉甸甸的称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