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年1月起将全面推广养老助残卡
2014-11-19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林野)18日记者获悉,北京市民政局开始全市推广养老助残券变卡,今年12月中旬开始分批发放养老助残卡。2015年1月起全面使用养老助残卡,同时搭建96156小帮手养老(助残)服务平台。

       7月初,北京养老(助残)券“升级”为养老助残卡,第一批在海淀590多个社区试点。

     “升级”后的养老助残卡不但增加了找零、补办等功能,还可在物美、京客隆等签约服务单位消费,享打折、优先结账等优惠待遇。

      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海淀区试行券变卡三个多月,7.7万余人领取养老助残卡。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将向全市推广券变卡工作,12月中旬开始分批向80岁及以上老人和16-79岁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卡,2015年1月起全面使用养老助残卡,不再发券,卡的量在52万张左右。

      此前海淀试行的养老助残卡与北京农商银行合作,具有金融借记卡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打折功能。

      此次推广的新卡将进行功能升级,将逐步具备坐公交计数、逛公园计数等功能。李红兵透露,北京市民政局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整合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养老(助残)服务体系。

      李红兵称,新卡将附上持卡人照片,海淀试点的卡也将逐步替换。北京市96156小帮手养老(助残)服务平台将成为专业的养老(助残)服务平台,市民可拨打96156咨询。

      李红兵称,通过该平台,老年人、残疾人每一笔交易的消费内容、金额等均能统计,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老年人、残疾人的消费习惯,优化服务体系结构。 

       ■背景 

       养老券已发放4年多

       北京市于2009年建立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2010年1月开始,向北京户籍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及16至59周岁无工作重度残疾人和60至79周岁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券,平均每年财政投入4亿元左右。

       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六类110项养老(助残)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

       在四年多实施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2013年初,北京市民政局走访调研后,决定实施“券变卡”改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