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受理”可成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之模板
2014-10-24来源:华龙网
       重庆市民政局介绍,今年重庆市在万州、北碚、永川、丰都四区县试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即通过现有政府办事大厅窗口,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民政部门接到求助后,属于业务范围的,应当及时办理;不属于其业务范围的,转交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这样困境群众可以少跑路,工作人员也可提高办事效率。(新闻链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简政放权,“放权”已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各级各地政府都在逐步下放手中的行政审批权,从而赋予市场活力,助推经济改革。重庆民政系统开始试点的“一门受理”则聚焦于“简政”,说白了,就是要让老百姓来民政部门办事时方便:认准他一个就行了,其他的我可以撒手不管了。

       从类别上来看,民政工作尤其是社会救助工作的确是需要讲效率的,你想,救助对象眼巴巴地正等着救济金以解燃眉之急呢,你却像官老爷一样,慢悠悠地先整碗老萌茶,再睡个回笼觉怎么成,若是这样,即便最后救济金下来了,估计人家也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所以,快捷是“一门受理”必要性的一个体现。

       对许多需救助的人来说,“一门受理”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简洁上。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也许知道民政局是干什么的,但却可能不知道财政局是干什么的、发改委是干什么的,若一个救助申请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我估计除却民政部门外,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下一步该怎么走。

        从“一门受理”中我们也不难得到一个重要启示:简政放权没有终点,政府要顺应时代大潮,努力提升自我行政效率。“一门受理”现在只是在民政系统试点,笔者以为,其他系统也可以借鉴:以科学的方法,合理整合本领域的现有各种渠道,从而构建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以内部消化、转接为重要形式,尽可能的为办事群众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类似“一门受理”这样的创新举措,就应花大力气宣传,既让本地民众知晓,让有需要的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救助,也让这一创新性举措在改革大潮中闪耀出一点星光,给后来者以方向,给后来者以启迪,成为一个标杆或是模板。

       若能如此,那真是善莫大焉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