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可以拿什么衡量?
2006-04-11

   “可以用成绩单证明各科成绩,用论文、获奖证书反映专业技能,用担任干部或组织活动的经历说明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可道德却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证明

只有14.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品德会对求职有帮助。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专业能力(49.2%)、沟通能力(43.2%)、适应能力(41.4%)、心理素质(32.6%)和组织能力(15.8%)才是找工作的必备素质。

  

    近日,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这项在去年11—12月间实施的,共有3456人参与的调查同时显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专业技能社会经历学校名气学历等等。

 

道德可以拿什么衡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小郝在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你的思想道德素质怎样?”“你的责任感强不强?

  

   这很难回答,如果一个劲儿地说,会让人觉得假,像在标榜自己;但要说有瑕疵,又怕考官拿这话当真——如果因为这个被拒,多冤啊!

  

    小郝说,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品质,不可能不在乎。但是,求职的时候,可以用成绩单证明各科成绩,用论文、获奖证书反映专业技能,用担任干部或组织活动的经历说明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可道德却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证明。我总不能说自己扶过几次盲人过马路,乘公交车让了几次座位吧?

  

    北大新闻学院的硕士生小喻在进入大学之前,曾听说过一些言论——只要把成绩弄好一些,多考几个证,找到好工作就行了,没必要管什么责任、诚信之类的东西。如果关注过多,别人还可能要笑话你,说你假正经瞎积极

  

   但我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的人品被别人怀疑,肯定谁也不愿意与你合作了。小喻表示,在学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人品是非常重要的,决不亚于学习成绩和毕业证书。

  

    小喻并不认同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他觉得,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到底怎样,这是无法量化考核的。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自然不会有很多人刻意提到这一点,但要是由此指责大学生不注重道德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小葛表示,如果是她,肯定也会把品德选在最后。并不是不重视,我觉得我做人挺成功的,如果已经具备了这些素质,自然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人品是一票否决的问题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总部计划在2006年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两人,他们列出的首要招聘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个人操守和职业道德修养,勤奋敬业

  

    对此,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先生表示,道德修养是基础,是选拔人才的先决条件,所以将对毕业生品德品行的要求排在了首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方面,从学生面试时的言行举止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学校院系的思想品德鉴定,同时还要去找学校老师了解情况。

  

    新浪网的人力总监段冬告诉笔者,他们公司招聘新人,最重视学习能力,其次就是道德素质,也就是应聘者是否具有诚信、负责的态度。

  

    段冬说,他们招收应届毕业生要经过笔试、初试、复试三轮考核,还会通过实习过程观察学生的道德状况。与此同时,还会通过发公函、打电话及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背景调查。

  

   从我们以前的情况来看,99.9%的人都没有问题。当然我们也发现过有学生呈报虚假成绩和制作虚假简历的情况,但这只是个案。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无论这个毕业生多优秀,也无论他多么适合这个工作,我们都将毫不犹豫地pass掉。

  

    联想集团的招聘总监卫弘表示,从他多年从事招聘工作的经历来看,现在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只是有些小节不大注意,让他看着心里不舒坦。

  

   我们去年招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公司声明,从火车站到公司所产生的打车费用单位予以报销,但有些同学拿来的出租车票就明显不是实际发生的。当时我觉得很不舒服,还为此专门开了会,告诫他们应该讲诚信,注重小节。

 

合同一年一签,有问题立刻淘汰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员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看两三年,用一辈子的选拔模式早已被抛弃,人才选拔往往变成了一见钟情”——经过一两次面试就一拍即合

  

    虽然有面试、政审和院系调查等方式,但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毕竟是件日久见人心的事。一方面,用人单位将道德排在仅次于适应能力和专业水平之后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又倾向于选择速战速决的方式,这不矛盾吗?

  

    段冬表示,作为企业招聘者,他们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心。但现在各单位的机制都很灵活,合同一般也都是一年一签。竞争力很大,谁有问题可能马上就被淘汰了。

  

    卫弘说,以前端铁饭碗的时候,如果真的有谁品质不好,别人拿他也没什么办法。但现在不同了,德才兼备者上,无德无能者下,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他同时表示,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一般的小缺点还是可以容忍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