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少带一个证多跑4趟
2014-03-05

七旬老人少带一个证多跑4趟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3-05

  “一证通”还要等多久?

  73岁的周玉琪老人最近准备把全家的户口从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区迁往另一个区。不过,带齐了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迁入迁出地的两本房产证等,他和全家来到派出所时发现还是不能迁。原来在办理整户迁出时,按规定还需要提供家中未成年小孙女的独生子女证。

  “少了一个独生子女证,我的老胳膊老腿又要多跑一趟,全家六口人一起迁户口,已经跑了四次派出所,发现总有证件没带齐,我在想,人的一生为啥要用这么多证?如果大家的信息都归在每个人唯一有效的身份证里,那该有多好!”周玉琪说。

  为什么要办这么多耗时耗钱的证件?为什么不能一证通行?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证多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证件功能单一。在“信息孤岛”的背后,是部门的各自为政、互设壁垒。

  在办证过程中,有关部门各管一段,而不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尽可能便民,有的部门对其他部门设置壁垒,人为造成信息不衔接。计生部门认为,计生证要想办得方便些,必须解决民政部门、医保部门、公安部门、人社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民政部门采集的是居民居住地信息,而计生部门则不掌握详细信息;公安部门拥有身份信息,但并不公开。而对于流动人口,办理“计生证”还需要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而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

  正在探索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闵乐萍说,实际上,现在许多公民信息已经被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中心收集,但问题是一个部门一个数据中心,接口互不开放,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证明以及重复提交材料。因此,简化办证程序,路途依然遥远。

  “信息孤岛”也导致证件功能单一。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说,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民通常只需持有一张身份证,就涵盖了从身份、家庭情况到就业、社保乃至诚信记录等近乎全部个人信息,在各个部门、各种公共服务均可通用,反观我们,则是一事一证、一证一事,因此,每个人家里光证件就一大抽屉的情况不是什么稀奇。

  “办证过程中的各道门槛,有的背后是利益。不愿简化便民,名为按规矩办事,实为不想没了好处。”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说。

  现实中,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推动信息化,动辄数百万元的财政投入,一个个数据中心也都相继成立,各种信息化“成绩单”也时常见诸报端。闵乐萍说,必须要明确,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不是花瓶,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是尽可能地便民,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耿学梅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来一次“证件大盘点”,采取合并同类项,提高单个证件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含量,从减少证件数量开始,比如,身份证的信息可涵盖退休证、老人证,还可以把“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信息与之合并。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通过大数据连通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并辅以建立公民信用体系,让其涵盖公民的纳税信息、信用信息、贷款记录和违法违纪记录等一切信息。

  如果这些都能实现,一证通还会远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叶前 王圣志 许晓青 徐海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