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2003年6月,开始接触网络。2004年7月,成为上饶之窗网站“网络妈妈”论坛版主,用爱心筑起未成年人犯罪的道道防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上饶十大人物”。
■人物语录:没有爱心不会是好法官。充满爱心,包括爱那些少年罪犯,这,就是女法官的情怀。
![]() |
李亮星在帮教青少年 |
“作为一名法官,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偏离人生正确轨道的青少年!没有爱心不会是好法官,充满爱心,包括爱那些少年罪犯,这,就是女法官的情怀。”——摘自李亮星《女法官的情怀》
2006年3月7日,上饶市行业巾帼风采展演晚会上,一出以关爱未成年人的“法官妈妈”、被评为“感动上饶十大人物”之一的上饶市信州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李亮星为人物原型的《一位法官妈妈的情怀》情景朗诵剧,不仅感染了在场所有的观众,也感动了爱挑剔的评委们。陪同采访的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方龙华告诉记者,剧中故事一个个让人动情,观众和评委们也一次次泪流满面。
然而,在上饶之窗网站“网络妈妈”论坛里,李亮星回复帖子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生这场戏没有剧本,不能预知剧情的发展,更不知结局将会如何。我们每个人都在导演着自己的人生剧,决定着剧情的发展。时间不能倒流,这出戏的演出没有排练,每个人登上人生的舞台就在正式演出,没有重来的机会。”
4月14日,记者采访李亮星时,这天正好是她42岁的生日。面对眼前这位“四十岁了,在父母眼里仍然是个孩子”(李亮星《写给自己的文字》)、被同事昵称为“亮亮”的文弱女子,记者很难相信,究竟是什么激发她的热情,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全部精力倾注网络,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与迷恋网络的未成年人、与少年犯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
随着采访变成故事的讲述,记者渐渐找到了答案:“作为一名法官,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偏离人生正确轨道的青少年!没有爱心不会是好法官,充满爱心,包括爱那些少年罪犯,这,就是女法官的情怀。”
她的眼神充满光明和正义
“法庭教育她从不走过场,总愿意花些时间帮他们找自己犯罪的自身原因,告诉他们犯罪对社会、家庭和亲人的危害,也教育他们不要自暴自弃,跌倒了要有勇气站起来。真情总能感化人,每每法庭教育,这些少年总会痛悔流泪。”——摘自李亮星《女法官的情怀》
2003年3月,李亮星从民事审判庭调任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面对一个个因懵懂无知而犯下错误的少年,李亮星总有一种揪心的痛。因为心痛,在案件审理之前,李亮星总是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了解到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父母感情不和,得不到亲人的关爱,有的甚至遭到遗弃而走向犯罪道路的。
在《女法官的情怀》中,李亮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都将为他们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型,大多数还是可塑之材。”基于这种认识,李亮星在法庭教育中从不走过场,帮助他们找寻犯罪的自身原因,告诉他们犯罪对社会、家庭和亲人的危害,教育他们跌倒了要有勇气站起来。
2003年底,李亮星审理了一起8名少年的抢劫案。她利用吃饭的时间,和每一个人促膝谈心。李亮星慈母般的关怀震撼着少年的心,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看到他们因悔恨而痛哭流涕的样子,李亮星更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分量。
判决前是这样,判决后也是这样,李亮星利用一切机会到少管所看望少年犯,了解他们在少管所的思想状况。阅读少年犯的思想日记,修改上面的错别字,对她来说是很自然的事。这看似一件平常的小事,却让少年们感动不已,更让少年们看到了她母亲般的关爱,也燃起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一位16岁的少年犯在日记中写道:“她的眼神充满光明和正义,没有一丝杂念。她的谆谆教诲,使我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他把李亮星当作自己的母亲,经常写信给她,倾诉心中的喜怒与哀愁。
我期待着你飞翔的那一天
“我相信你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你的艺术之梦必定能实现。我同样相信,用你自己今后的行动来洗刷历史上的污点,你的人生照样能放出金子般的光彩。心若在,梦就在。人生的路难免有艰难困苦,希望你能超越它,战胜它。我期待着你飞翔的那一天。”——摘自李亮星给失足青年小刚的回信
2004年初,李亮星承办了一起盗窃案,被告小刚是个年仅20岁的某大学声乐系的学生。李亮星了解到,小刚的家在山东一个小镇,母亲重病,家境十分贫寒,入学时欠交了学费。
二年级开学时,学校通知他不缴清学费就不能继续就读。心急如焚的小刚多方求助,仍一无所获,万般无奈的他开始在校内行窃,案值超过1万多元。他用这些钱补交了学费,又寄了一些给母亲买药。归案后,小刚退赔了全部赃款。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李亮星感到十分痛惜,小刚被判处缓刑后,李亮星多次专程来到学校,与校方交谈,希望学校让他继续完成学业,直到校方作了肯定的答复。李亮星又担心回到学校的小刚会有同学歧视,便又带着他跟老师、同学们座谈。
但校方最终还是开除了小刚。返回家乡前,小刚特意来到法院与李亮星告别。李亮星千叮咛万嘱咐,让小刚在挫折面前不要灰心。几个月后,小刚来信告诉李亮星,说打算参加次年4月份的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考试,正在积极准备。读罢来信,李亮星感到欣慰,但同时又担心“军艺”严格的政审不能录取即使考上的小刚,让他再次受到打击。给小刚回信时,李亮星字斟句酌,担心“刺”痛他的自尊和自信:“解放军艺术学院不能考了,但你的艺术之路并不能因此而绝。……小刚,我相信你通过不懈的努力,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你的艺术之梦必定能实现。我同样相信,用你自己今后的行动来洗刷历史上的污点,你的人生照样能放出金子般的光彩。”
“心若在,梦就在。人生的路难免有艰难困苦,希望你能超越它,战胜它。我期待着你飞翔的那一天。”李亮星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结束了这封信。李亮星的回信,让小刚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现在,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救失足少年四处找关系
“少年法庭的法官是特殊的园丁,面对那些稚嫩、单纯的少年犯,不能机械地把自己和审判对象看成在法官和罪犯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去训斥他们,要像父母对孩子一样爱护、关心、教育和挽救他们,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摘自李亮星的办案日记
李亮星办理的第一个少年刑事案件是3名少年的抢劫案。
这起抢劫案的主谋夏某从小就失去母亲,10岁的弟弟从未上过一天学。在《小鹏鹏,你上学了吗?》一文中,李亮星记录了这个故事:“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因为贫穷和没有户口进不了学校,这是多么让人心痛的现实呀!
“我突然萌发了要帮帮他的想法。我向鹏鹏的父亲了解了详情,告诉他一定要让孩子上学,户口的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听说我愿意帮他们,孩子的父亲非常激动,一再说感谢的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和几位同事开始为小鹏鹏奔波……我们还约定,如果能让鹏鹏走进教室,我们一定继续关注他,帮助他。”
李亮星的真诚打动了夏某的心,李亮星到看守所提审他时,夏某深情地对她说:“法官妈妈,是您不经意间流露的真爱挽救了我。”
李亮星和一名姓徐的少年犯谈心时,发现他双眼紧紧盯住自己身后的一幅油画,李亮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通过了解,李亮星发现这名少年对美术有特别的爱好和天赋,便把这个判缓刑的少年托付给一位教美术的朋友。朋友说,“利用岗位优势办私事的人我见了不少,可利用朋友的私人关系为自己的岗位服务的却很少遇到。”
从“法官妈妈”到“网络妈妈”
“庭审结束了,我的心仍不能平静。这些处在花季年龄的少年,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他们的人生可以说还没有起步,他们将背负罪犯这个沉重的十字架开始他们的人生。这些孩子将来可能成不了栋梁,但他们肯定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摘自李亮星《花季有风》
每次帮助那些因无知而犯罪的青少年,李亮星既欣慰又惋惜。怎样才能将青少年犯罪防患于未然呢?
2003年6月,法院组织法官参加电脑知识培训,李亮星学会了打字,也学会了上网,竟让她在帮助青少年时派上了用场。
2004年4月,上饶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上饶之窗”网站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网络妈妈”论坛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李亮星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参加了应聘并被安排担任版主。
担任版主后,李亮星每天下了班,就坐在电脑前查看和编发帖子,经常忙碌到深夜。李亮星的网名是“细雨”,即取春雨“润物细无声”之意,希望以平等的姿态与少年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她的帖子语气和缓恳切,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少男少女的心。
该市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二男生告诉李亮星,他以前成绩很好,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看管也比较严厉,尤其是升入高中后,几乎剥夺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本来学习紧张的他感到人生无趣,便产生了厌学心理,迷恋上了网吧,从此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李亮星一方面积极开导他;一方面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适当改变教育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一个月后,男生在帖子里告诉李亮星,父母对他和蔼了许多,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作为一个公民,一名法官,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偏离人生正确轨道的青少年!”采访结束时,李亮星说,“我从没有刻意地去做什么,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深感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向这些失足少年伸出关爱的双手,给误入迷途的孩子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