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8/12:33 来源:中国教育网
同样,我认为,如今普教领域,管理者的素养更差,或者说是合乎“标准”的更少。
理由有二:
其一,校长应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选用好的教师”一项。当然,如今“进门”不完全由校长做主,上级会硬塞进许多没用的人,但是进门后,是否重用却看校长的了。
一个校长怎么“鉴别”教师?如今流行的那套办法,全是乱弹琴,没有一点实际效用。教育领导部门的那些“条条”规定,完全是繁琐哲学。真正的“鉴别”方式其实是校长本身的一种“内功”,也就是说,“慧眼识英雄”,根本就是校长自身的一个“悟性”。
主观吗?是的,只能靠“主观”之见。你说哪个人“行”,他就“行”,全凭你的判断。
蔡元培、胡适当北大校长,用了那些一流教授,陈独秀、刘师培、梁漱溟、辜鸿铭……有的还没有学历文凭。靠的什么?“眼力”!你要是像今天那套评估、“打分”的法子,这个校长大概早就被轰跑了,这不是胡闹吗?!校长好不好,有没有本事,就看你这一点“眼力”。你要是“二五眼”,肯定挑不出好教员。没有办法,什么东西也代替不了它!
这算是办好学校的“软件”,即人才方面吧——我说大多数中小学校长不合格,此之为一。
其二,“硬件”,设备条件问题。我到过不少全国有名的学校,实实在在,大为不以为然。因为,最重要的东西,他们不重视:图书馆!
它们,或者,根本不像个样子;或者虽有,却是随意乱买书,好歹买来一堆书,应付应付面子罢了;或者只是原来“老底”的延续,并无多少在任校长的新建设。一句话,也就是那些“名校长”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图书馆对学校的真正价值。
告诉你们吧,看一个学校、看一个校长像不像个“校长”,设备上第一条就看图书馆怎么样,它是校长职业水平的“标志”、“试金石”。
现在,别看很多“名校长”,张口就是一二三四五地瞎白话一套“办学理念”,其实一听就是“外行”,全是一套跟形势的“套话”、瞎掰、胡吹六哨而已!
不重视图书馆的校长绝对不是一个好校长!教师不读书不是好教师;校长不格外重视图书馆的,肯定不是好校长!
其他呢?全是其次也。
拿这个“标杆”去衡量全国的中小学校长,有几个“合格”呢?微乎其微矣!
此即老夫对当今基础教育之概见:大多校长不合格,教育怎么会正常发展呢?
教育办不好,校长亦是原因之一哪。
期待有更多的好校长涌现出来,只有等吧,等着吧……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