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4 05:52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提起寒假作业,很多人以往的印象是书山题海,老师们忙着“填鸭”,学生们忙着应付……然而,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中,今年,我省不少学校的寒假作业开始“变脸”——收集传统文化资料、做社会调查、当社区小义工、为父母尽孝心……丰富多彩的动手作业越来越多,使孩子们能在课本之外多思考,多接触社会,从而懂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增长知识。
不过,寒假作业的形式虽然越来越多,但家长们普遍希望这些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让孩子学起来更有劲,更有收获。
德兴市学生利用寒假拾卖废品以资助困难同学。卓忠伟摄
寒假期间,德安县中小学生上街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李诗彪摄
假期里,龙南县学生走进社区为老人剪指甲。叶伟贤摄
寒假做义工快乐又充实
“叮咚,叮咚……”听到门铃响,屋主张华英老人打开了门。“张奶奶,这是您要的盐和酱油!”寒假的第一天,龙南县龙南镇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小露就来到了同一小区的张奶奶家里,将头天晚上张奶奶交待要买的盐和酱油送来了。
张奶奶家住汇景新城六楼,今年已60岁,儿子、儿媳远在上海上班。近期早晚天气寒冷,每天上下楼到小区外的超市买东西非常不便。和张奶奶同住一小区的李小露在给老师上报寒假社会实践作业时,选择了定点帮助张奶奶,只要张奶奶一个电话,小露就帮助张奶奶做一些买东西、送物品、倒垃圾之类力所能及的小事。
对于小露的帮忙,张奶奶非常感激:“小露这孩子真是懂事,使我的生活方便了许多。”而小露的妈妈则开心地说:“以前孩子做完书本上的寒假作业后,都是看电视、玩游戏、睡懒觉,现在变得勤劳多了。”
不只是小露,这个寒假,龙南县许多学生的寒假作业都有一份社会实践型的“公益”作业,比如打扫社区卫生、到敬老院和老人聊天……服务过的社区单位还要为孩子们的表现打分,寒假过后交给老师评比。“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我们来说特有成就感,这样的寒假作业我们非常乐意做。”该县龙师附小三年级学生袁慧敏对笔者说。(叶伟贤)
学民间山歌品传统文化
“哎呀嘞……春日桃花隔岸红,夏天荷花满池中;秋月桂花香千里,冬季梅花笑寒冬。”1月17日刚放寒假,兴国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杨和赖文韬就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学唱兴国山歌《四季赞》。刘杨一边目不转睛地读着网上搜集的兴国山歌资料,一边饶有兴趣地说:“老师布置的‘特色寒假作业’让我对传统文化着了迷!”
原来,兴国县实验小学为培养学生对本县传统文化的热爱,给高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道很有特色的“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法了解兴国山歌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唱5至10首兴国山歌,同时利用春节走亲戚的机会,收集5至10首民间兴国山歌。这一道“特色寒假作业”立刻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一放假,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刘杨和赖文韬两位同学还列出了“学习计划”,并到县图书馆借了一本《兴国山歌》。下一步,他们准备找县山歌剧团的老师们学唱山歌。
“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山歌之乡’,兴国山歌还被列入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布置学生了解、学唱、整理兴国山歌这一‘特色寒假作业’,就是希望学生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继承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兴国县实验小学曾副校长介绍说。(刘厚锋)
旅游小调查服务咱家乡
近日,横峰县莲荷乡占家小学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内容为:四五年级学生在春节前夕走访5~10户从浙江返乡回来的农民工,收集他们对家乡旅游建设的意见;一到三年级的学生,观察统计春节期间自己身边的乱消费事例。
占家小学的学生们接到这份作业时,不仅惊讶而且惊喜。四年级的黄佳威同学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过年的时候有做不完的作业,现在好了,老师只布置一道作业,让我们进行社会调查,作业量不大,还能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占家小学校长刘兆林介绍说,家乡的赭亭山风景旅游区正在建设当中,让学生走入百姓家收集好的建议,可以及时向政府反映,让学生做这份作业很有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在课本之外多思考,多接触社会。(徐恩华)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