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是家庭暴力吗
2009-01-22

2009年01月22日02:02  现代快报

  省人大常委会首次网上访谈

  “棍棒教育”是家庭暴力吗

  昨天上午,一场特别的“网上访谈”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室里举行,这也是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在网上开辟了“访谈室”,两位嘉宾分别是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肖明,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腊生,访谈的话题则围绕着即将在今年6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一难:上不上

  网吧害了孩子,不上网又耽误孩子?

  冰泪草:条例能不能禁止在学校周围建网吧?

  漫舞雪松:网吧里不许孩子进去,这是好的,但现在老师布置的有些作业就放在网上,学生也需要经常上网查资料,那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怎么办?

  王腊生表示,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接纳未年成人上网的有80%是黑网吧。

  究竟孩子应该不应该上网?王肖明认为要堵疏结合,一方面是“堵”,明确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一经发现,就要严惩。另一方面是“疏”,就是要同时创造条件让未成年人根据需要上网获取信息,并为他们营造健康的上网服务环境。

  为解决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的未成年人获取网络信息,条例规定“社区中的文化体育设施、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同时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建设用于教学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节假日期间,应当逐步向学生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二难:打不打

  “棍棒教育”算不算家庭暴力?

  X-man:小孩不认真学习,家长打骂算不算家庭暴力?

  一位母亲:孩子的爸爸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旦考试不好或者在学校表现不好,他爸爸就拳打脚踢,请问该如何?

  王腊生告诉记者,从法律上讲这是“禁止”的。发现这种现象,孩子亲属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反映,被打的孩子也可以自己举报,有关部门有义务对“棍棒行为”进行规戒和制止。

  三难:择不择

  不读好学校就感觉低人一等?

  yaya:我虽然还没小孩,但对现在盛行的择校风深感痛恶,好像不读好学校就感觉低人一等。这难道不是对未成年人就学的一种侵害和不公吗?

  王肖明告诉记者,择校问题是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当前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条例第2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适龄未成年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逐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四难:看不看

  孩子的日记、短信、聊天记录看不得?

  GX:作为家长在出于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是否可以查看孩子的日记、短信、聊天记录?

  “对未成年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也是社会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王肖明说,国家宪法早已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这项权利应当得到重视和有效保护。不过,王肖明也提出,父母的出发点始终是对孩子的关心,因此一旦出现父母“偷看”短信的现象,双方应该首先进行沟通,父母则尽量不要强行查看孩子的日记、短信。

  快报记者 都怡文

来源:新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