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20日11:10 中国体育报
眼下放寒假了,晨昏时节,街头中小学生的数量锐减,有如人间蒸发,孩子们都去哪儿了?
以我的观察,扔开课本开始玩的孩子并不多。一同事的孩子才小学一年级,刚放假就连报了数学、英语两个补习班,上下午时间排得满满的。所住小区里,整天我也看不到一个玩耍嬉闹的孩子,只有零星的大人,遛狗或散步。所以依我看,今年的寒假,大多数中小学生还是没有玩的时间,也没有玩的权利。
没放假的时候,学校体育就是软指标,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体育锻炼条件不足,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常被大量挤占,校外体育活动更是难以开展,多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素质令人忧虑。按说,国家有体育法,还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更有严格的体育工作条例,但在人们的头脑中,无形地对专门法律条例有“硬法”和“软法”之分,全不管它的严肃性和规范社会行为的同一性。政府泛泛吆喝,停办中小学假期补习班,从来收效甚微,多如牛毛的补习班还是铺天盖地,这里有家长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停办补习班的最顽强阻力,恰恰来自这些最爱孩子的人群,这话题讨论起来道道就深了。
看来,学生的健康单靠政府唱“独角戏”是不够的,提升全社会的体育素养十分重要。学生健康,事关老师与家长的体育素养,禁锢孩子们玩的天性,剥夺他们玩的权利,只能是一种瘸腿的教育。寒流一来,医院挤满输液的中小学生,体质不强的苦果要让孩子、家长、全社会共同负担。现在中华民族体质建设有了宏伟规划,那就是国家支持、全民参与、依托社会的跨世纪的全民健身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重点就是青少年体育。国家支持、全民参与、依托社会,这三条浑然一体,缺一不可,最终靠的是大力提升全社会的体育素养。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与社会上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支撑息息相关,我国体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首先要从学校体育入手才行。
再深一步想,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必须从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让广大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真正开心地玩起来,尤其在寒暑假的时候。
至于眼下,首先请把玩的权利还给寒假里的孩子。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