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寒冬 大学生凭什么硬挺
2008-12-31
 2008年12月30日09:23   大众网

  招聘会现场。(本报资料片)

  进入12月以来,济宁市人才市场逐渐回暖,岗位数量逐步增加。

  目前济宁市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虽然比9月份少了,却有很多岗位招不到人,很多大中专毕业生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转行”。

  对此,济宁市人才市场邵新才主任建议广大求职者进行职业规划,尝试阶段就业,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单位免费招聘暖了人才市场

  最近,济宁市人才市场上30岁-40岁的求职者比例明显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大中专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压力。

  连日来,记者对济宁市人才市场进行了调查。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份以前,济宁市人才市场每星期固定举行的招聘会每场都有70到90个岗位,多的时候一场招聘会有110个岗位供求职者挑选。进入9月份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济宁市人才市场的招聘岗位数量骤降,每场招聘会提供给求职者的岗位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各类人才大量“滞销”。入场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中,除保险、销售、酒店营销类的岗位相对充足,机械、建筑类用工大户用人需求大幅缩水,招聘的岗位非常少,其他类别的招聘岗位也有所减少,造成岗位稀缺。而且,最近济宁市人才市场上30岁-40岁的中年求职者比例明显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大中专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压力。

  进入12月份以后,济宁市人才市场为了增加招聘岗位,吸引用工单位招聘,免除了招聘单位摊位费,吸引了很多小型企业和外地企业来招聘。在以前,小型用工企业由于招聘的岗位很少,一次只提供两三个岗位,认为租摊位参加招聘会不值得,基本都是从其他渠道进行招聘;而外地企业一般选择在当地招聘。现在济宁市人才市场免除了招聘企业的摊位费,而且在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可以招到更适合企业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小型企业和外地企业选择在这里招人。有的岗位招人难有的求职难上难

  300多个国外就业岗位,只有4个岗位招到了人。不少大学毕业生不愿离家,很抵触去外地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目前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却有很多岗位招不到人。

  在济宁市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临沂、枣庄、菏泽、平邑等地的多家企业,前来应聘的人并不多,有些岗位更是没有招满。

  另外,人才市场还为求职者提供了300多个国外的就业岗位,报名的人却非常少,只有4个岗位招到了人。

  记者就此采访了济宁市人才市场的邵新才主任,他告诉记者,虽然岗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但是人才“滞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求职者不能接受专业“转行”和外地就业。

  邵新才主任举例说,有的酒店和宾馆希望招聘高学历管理人才,但因为专业人才较少,虽然其他专业的也招,但是必须从基层做起,先从事酒店服务、营销等工作,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去当服务员,而且家人也非常反对,所以很少有非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报名。而外地企业来济宁招聘,不少大学毕业生不愿离开家,很抵触去外地就业,导致这些外地企业很难在济宁当地招到人。做好职业规划试试阶段就业

  一女大学生说:“我本来想去一个酒店做前台接待,家人觉得大学毕业去酒店做前台太亏了,所以最后也没去。”

  记者在济宁市人才市场随机采访了前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发现不愿转行的大学生占到大多数。

  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李强告诉记者,他是去年7月毕业的,到现在仍没找到工作,同专业的同学也有很多待业在家。他说:“我学的专业技术性较强,而且这个专业技术更新得也比较快,一旦‘转行’就会和自己的专业脱节,很难再回到这个专业上来。”

  今年大学刚毕业的李娟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有普通话二级证书,本来想去一个酒店做前台接待,但是家人觉得大学毕业去酒店做前台太亏了,所以最后也没去。”

  据邵主任介绍,无法正确对待专业对口问题,认为一定要到自己的专业能够得到发挥的工作岗位才能一展所长,没有经验积累阶段意识,是目前求职者的通病,很多求职者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转行”。邵主任建议广大求职者进行职业规划,不妨试试阶段就业,先找一份工作锻炼自己,增长经验,然后再选择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或者换新的工作。即使不适合这份工作,要换新的工作,但这个过程也可以提升求职者各方面的能力,增加阅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来源:腾讯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