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
2008-12-30
2008-12-30   来源:齐鲁晚报

每次拿到过关卡,东明小学一年级(2)班的同学们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收获。 郝东智 摄

  我省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已近一年,但至今还有部分学校“以分数论学生”、“分分计较”。潍坊市高新区的14所中小学,早在2007年就全部实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舞台。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应试教育下,个性鲜活的学生成为试卷上冰冷的分数,这个分数随着单元考、周考、月考变化,左右着学生和家长的神经。“以前的分数太重要了,就是我的全部!”潍坊市高新区东明中学初二(1)班女生亓力说,有一次她考了70 多分,就感到很恐慌,“我从来没考这么低过。怎么给家长、老师说啊?同学们会不会议论我学习不行了?越想压力越大,那次考试失误后,我的成绩下降很多。”

  幸运的是,从2007年3月起,潍坊市高新区的中小学生们幸福地告别了“过筛子”式的考试,取而代之的是“诊断性”考试。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考试变了,试卷变了!试卷上的分数被A、B、C、D四个等级取代,“优秀”、“良好”、“及格”和“加油”,是学生们得到的总评价。卷面上老师的诊断性评语和温情的鼓励,更让学生感到亲切:“细心点,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上课要认真听讲呀!”

  东明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心雨告诉记者:“以前发试卷,同学们互相比分数,很紧张。现在发试卷,大家都想看老师给自己的评语,看题错在哪里。”潍坊高新区文教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并非不要考试,也不是不评价学生,而是把学生从单一的分数评价中解放出来,各学校采取过关卡、明星证书等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声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