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的应试教育已行不通
2008-12-27

日期: 2008年12月27日
来源: 浙江教育在线
作者: 见习记者 王琴 通讯员 蒋晓君 洪俊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成立揭牌仪式在光明中学举行

  浙江教育在线12月27日讯(见习记者 王琴 通讯员 蒋晓君 洪俊)如何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轻负高质的学生,是现代基础教育突破发展的一个结。今天上午,记者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暨实验中学揭牌仪式上了解到,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互助合作,签约京都小学和光明中学两所实验学校,借高校科研师资力量,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创新研究。

  “创新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处在金字塔尖的人。创新人才应该分层分类,可以是艺术领域的,也可以是其它各行各业的。”揭牌仪式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说,“完全的应试教育在今天已经行不通。我们希望通过第一阶段的5年合作实验计划,从签约学校的一线教学中,共同探讨出一种能够培养身心健康并富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成功方法,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可具体实施、可操作的经验供其它中小学学习和借鉴。”

  据介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已为京都小学和光明中学分别安排了助校专家柳圣爱(心理学专家)和宋吉缮(创新性人才培养专家),两人将从各自擅长的领域为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给予专业指导。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成立揭牌仪式在京都小学举行(图左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图右为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说,21世纪人才培养要做到人尽其才,不能再以传统划一的模式进行。然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小学课程形式可以活泼生动,初中教学却很难突破。他期望此次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力量的引入,能够为初中育人模式带来新的突破。光明中学校长陈锋也表示,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教师能在重复教学中,学会积累自身的教育智慧,从而推动学校个别化教育的发展。

来源:浙江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