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如何盯着学生钱袋的
2008-12-25

 2008-12-25 0:05:27  红网  

  为方便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开通了“家校互动”短信平台。由于要收取相应的功能费和短信费,此举遭到了家长质疑。对此,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入互动平台采取自愿原则,学校并不强制。(《京华时报》12月23日)
  
  看完此新闻后,不得不佩服这个学校的“财”智,真可谓生财有“道”。先听听学校的理由。该校负责人说“有时作业多,低年级学生记不全,还有的学生贪玩,故意少记作业,以短信方式可避免这些问题”。学生记不全的确是一个事实。但家校互动非得通过手机短信吗?可不可以把每天布置的作业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在复印发到学生手上?现在不少学校也有打印、复印机,这样做岂不更高效?只不过学校麻烦些罢了。如果学校真为学生着想,是不是可以考虑考虑?
  
  另外,虽然该校表示,“加入互动平台采取自愿原则,并不强制”。但相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和家长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家校互动只能通过手机短信这一方式,一种选择也就意味着没有选择。家长敢不从吗?谁敢拿自己孩子的前途当儿戏?
  
  其实,类似借方便学生学习为名义,而向家长变相收费的学校又岂止局限于北京,全国不少地方也存在类似现象。我不禁想起了在湖南上学的小侄女的事儿。小侄女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虽然国家早已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但她就读的学校还是借其它名义乱收费。
  
  比如学校要求买什么课外书籍,说是从小培养小孩阅读兴趣。可是小侄女今年刚入一年级,拼音字母刚学完,基本上不认识多少汉字。况且有些课外阅读书籍早在上幼儿园时买过,加上长辈送的和学校买的,仅《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就有三本。其它课外书籍已经满满一堆儿,可小侄女根本看不来。
  
  还如今年10月份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去某公园秋游,每人85元,其中包括公园门票和管一顿午饭。令人不解的是,一顿午饭和一张公园门票需这么多钱?小孩能有多大胃口,况且如今大多公园免费开放,小学生花85元享受的“待遇”可谓不低啊!家长也不知小孩玩了什么名堂,大概是学校的秘密!
  
  另外,在一次家长会上,学校说要买什么学习软件,每个学生要交五百多块。当时很多家长一听,吓傻了。后来学校又说家长自愿,但同时补充到,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这事需尽早解决。
  
  如今这年头儿,当家长可真不容易。照小侄女所在的学校那样收费,家长们光供养子女小学顺利毕业就够寒碜,更不用说上大学了。这学校的生财之“道”不可谓不高明!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学校与其说是为学生着想,倒不如说是盯紧了家长的钱包,把学生当成变相敛财的工具。要是鲁迅先生在世,看到今日之怪现状,是不是也会大声呼喊:“救救孩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