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 家长犯难
2008-12-24

2008-12-14 12:41:00   贵阳晚报

  金阳时讯消息 “老师讲的东西都是幼儿园学过的,我为什么还要学?不学习妈妈为什么还要骂我?为什么不能让我去草地上和小蚂蚁玩?”这是一年级学生小宇不久前写的一篇日记。这让他的妈妈开始反思:“怪不得他现在无法把精力放在读书上,我当时专门选择教学严格的幼儿园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长’了?”

  记者日前走访了贵阳多家幼儿园发现,不少幼儿园安排的课程堪称是小学的“模拟课堂”,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都纷纷选择这类以私营性质为主的,每月收费千元的幼儿园。在那里,3—6岁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紧张地学习拼音、写字和算术等科目,有的孩子甚至还要参加幼儿园额外收费的外语、音乐等特色班。

  在位于都司路的某私立幼儿园,家长张先生接到5岁的儿子后,边送上巧克力边说:“老师已经告诉我了,今天的作业是默写汉语拼音和做10道减法题。我们回家吃完饭就乖乖地学习好不好。”小孩子听了则皱起了眉头。接受采访的5位家长纷纷表示,孩子学这些非常管用,打好了基础,进入小学后就能成绩拔尖。

  记者随后在几所小学采访,发现孩子们进入小学后与家长的初衷却有很大出入。“我家娃娃现在学习虽然轻松,但由于很多内容都是幼儿园学过的,她养成了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家长王晓鹃女士告诉记者,看着有的孩子进小学后才开始接触拼音和算术,却依然成绩优秀,她有些后悔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实验小学的周老师说,部分幼儿园有小学化的倾向,对还不到上小学年龄的孩子进行小学化的教育,并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对他们的发展有不利因素,同时也致使儿童重复接受教育,造成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浪费。

  刚退休不久的资深教师顾立奎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顾立奎呼吁家长们给小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一味“拔苗助长”,极易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造成日后可能吞下急功近利的苦果。

来源:贵州信息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