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轶 2008-12-23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在英国,如果一个校长有很强的平等观,那么在这所学校,你会处处看到对“平等”的强调和重视;如果一个校长很崇尚包容,他可能会特别强调宽容和理解,比如允许学生提出任何问题……在英国,要想成为一所学校的校长,还必须接受学生的面试,如果过不了学生关,恐怕很难成为校长。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使命与责任和教育的质量与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校长的角色也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和特色。“在教育发展中,校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校长的角色随着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发展。” 广东省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施铁如说,“从发展看,我们的校长应该成为学校发展决策者、学校教育的服务者和学校与社会协调者。”
素质教育对校长提出高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是,谁都可以当校长,校长好像是一个行政领导或者政府公务员,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种职业。”施教授说,“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校长专业化’的口号,也进行了有关的研究和发生一些改变,但总体来看,现在这种观念还比较淡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校长主要是紧跟政治口号,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行政化倾向。这种倾向还延续到现在。其表现有,把校长视为和其他政府行政领导干部一样,也给予一定的行政级别;校长也要像政府部门领导那样“换岗”,几年之后,校长就要到另一个学校去开展工作。“这其实很不利于一个校长教育理念和思想贯彻实行,不利于一个学校的稳定发展。”施教授说。
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道路,校长的管理也从经验管理、权力管理走向了制度管理。“此时,校长更多的承担了改革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因为素质教育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提出各学校要办出特色后,校长的这种角色更加凸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提起中英校长的不同,施教授讲起了2006年赴英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时,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当时是11月份,施教授去的那所中学校长12月份要退休,发布出招聘校长信息后,就有人来学校应聘。当时,这些应聘者除了要接受校董会的面试外,还要接受学生代表的询问和考核,学生一般会问“你来了以后会给我们学校带来什么变化?”“你会给我们学生带来什么好处?”……后来,老校长告诉施教授一行人,最后确定的新校长也是学生面试打分最高的校长。“这种聘任校长的方式,使校长服务学生、家长和社区的意识更强,,而不只是对教育行政领导负责。”施教授说。
英国文化协会校长培训与发展项目顾问Douglas Susan说:“过去的20年,英国校长在职责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英国政府认为每个校长面对的学校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允许校长根据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做出自己的决定。包括校长要负责管理学校的财务预算、教职工的聘用、校舍的修建与维护、教学管理以及教职工的职业发展。”
“英国校长是对学生、家长和社区直接负责,他们是一个以教育服务社会的一个角色和职业。正因为如此,英国校长的自主权比较大,他们能够将个人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建设中,成为学校特色。比如,一位拥有强烈平等观的校长,会在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的平等上给予很多规定;一位倡导包容的校长,就规定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施教授说,“这在中国的学校就很少见。”
施教授表示,从教育发展看,校长应该是学校发展决策者、学校教育的服务者和学校与社会协调者的综合角色,这对校长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在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加以提高,很可能影响校长职业角色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虽然制度上一时难以改变,但通过培训,提高校长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够做出一些有利的改变。
来源: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