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陇南日报 编辑: 杨晨雨
张文荣
在由教师、广义教材、学生、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组成的课堂结构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开放型的教育,能更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精神状态和提高主动进取精神,从而提升教学效率,笔者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第一,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封闭型教学系统的沉闷压抑气氛早被大多数教育家批判,开放型教学系统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具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换,使教学过程从无序转变为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都趋于有序的稳定状态,实现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探讨、争论、观点交流、批评和反批评等所酿成的“嘁嘁喳喳,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是开放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教改实践表明,只有经过如此沸沸扬扬的“天下大乱”,学生的智力矿藏才能得以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也才会得到充分发展。这里,“生动活泼的气氛”不仅是“有问有答”,而且是教师精心组织、引导认知主体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的思维活动,是“弟子五十”热烈探讨的“小百家争鸣”。
第二,运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第三,实行个性教育。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第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总之,小学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开放型教育,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一代新人。
(作者系文县舍书乡沟口小学教师)
来源:每日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