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高考“集结号”
2008-12-04
2008-12-04 09:44:40     时代商报

  高三的教室。 资料图片

  虽然距离2009年高考还有半年多时间,但高三学生都已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那么,如何利用好这最后的“黄金时间”,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昨日,记者分别采访了一些高三老师、高考成功者和考生家长,让他们给今年的备考生们提供一些建议。

  老师:吃透教材,夯实基础

  对于备考生应该如何学习这一问题,东北育才中学原教学处主任陈锋表示,吃透教材是最重要的。“其实说到底,高考就是考教材。所有的考题都不会脱离教材。所以,学生一定要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住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多做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教材。”她还建议学生在最后的三个月里,采用四轮复习法,锻炼记忆的能力,温故知新。

  市实验中学原毕业班班主任李老师对这一看法也表示赞同。“其实现在很多学生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只知道埋头做题,使用题海战术,而基础知识却往往被考生忽视了。实际上,基础知识才是高分的基石,必须踏实地掌握。我认为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方法。题型的内容是可以变换的,但基础知识点是不变的,所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是根本。学生应该留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基础知识,然后配合做题。在每一次测试练习中,适应高考的感觉,力争做到熟练解题。”

  成功者:制订计划,紧跟老师

  回忆起两年前参加过的高考,已顺利进入北师大英语专业的李萃说,制订好学习计划并紧跟老师的脚步复习最重要。“学生要根据自己各科的情况制订一份具体的复习计划。比如,几点到几点复习哪一科,复习什么内容,每天要完成什么任务等。有了计划不但可以保证学习效率,还可以免除遗漏知识的忧虑。”同时,李萃认为,紧跟老师的脚步也是极其重要的。“在老师讲课时,一定要保证每时每刻不走神,并且要不懂就问,不要放过每一个不清楚的地方。”她说,老师毕竟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他们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会将知识系统地、有规划地教授给学生,并且还能够步骤清晰地传达解题的技巧。

  今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高安阳跟记者说:“最后的这半年如果能利用好,绝对可以让成绩更上一层楼。我就是根据老师的建议有侧重地制订了学习计划,并且持之以恒地督促自己完成。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我那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最后却考取了理想的大学,我觉得和那一段时间有计划地扎实学习是分不开的。”

  家长:营造氛围,当好后勤部长

  今年7月,孙女士的儿子以550分的成绩被太原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录取,如愿以偿上了理想的大学。在总结儿子高考成功的经验时,孙女士认为,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舒适愉悦的家庭氛围,同时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越是临近高考,家长就越焦虑,变得爱唠叨,像‘看犯人’一样监督孩子学习,欲速则不达,这样只会让孩子也陷入紧张的情绪中。”孙女士说,“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孩子创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要因为一两次的考试失利就乱了阵脚失去冷静了,这样是最忌讳的。最后这半年家长要和老师保持适当的沟通,了解孩子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心理情况,把孩子当成朋友,多多交流。同时,为孩子营养合理地搭配饮食,尽职地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实习生 任军颖

来源:辽宁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