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今年经历了高考,当时真是全家总动员,为了备考家里甚至提前半年做好各种准备
“对于高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倒是家长比我还紧张,三天的高考,家里提前半年就做好了各种准备,没想到,最后只考了个‘ 三本’。”在济南大学的泉城学院,大一学生付超跟记者谈起他刚刚经历过的高考。
提前一月订好“高考房”
由于家里离考点较远,因此,父母提前给付超预订了酒店的“高考房”,以便中午有充裕的休息时间。“房间号是爸爸亲自挑选的, 618号,说是图个吉利。”付超说。
为了挑选这个房间,付超说,他妈妈还特意去住了几个晚上,生怕周围有工地施工,或者晚上隔音效果不好,影响休息。就连酒店的饭菜,都是妈妈亲自品尝了之后定下来的,还多次跟服务员说一定要新鲜的,生怕孩子吃了之后出问题。
高考前一天,付超和爸妈又一起去“踩点”。“考场向北走大概200米有个咖啡馆,万一下雨,可以在那里休息;东边有几个小卖部……”面对妈妈的叮嘱,付超说终于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了。
家人作息跟他高度一致
为帮助儿子备考,付超父母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
因要全程陪同儿子高考,父亲请了3天假,这是他4年来第一次向单位请假,母亲同样也请了3天假。
考前的一周,母亲已经请假在家做起了全职的“高考保姆”。
“网上流传着很多高考营养食谱,母亲就根据我的口味量身定制了一个菜单,每顿都翻新花样,原则是‘ 新鲜为主,想吃就买’。”付超娓娓道来。
考前3个月,妈妈每天凌晨两点、5点都要起来两次,看看我被子有没有盖好,怕我着凉。每天早晨7点,她又要负责叫我起床。 其实,她每天都是等我复习好睡觉了自己才睡,那时都已经晚上12点了。”付超说着,眼角有一丝的湿润,“虽然我考得不好,但是父母把能做的都做了!”
只要有咨询会父母就去问
出成绩那天,付超清晰记得,听完成绩之后,付超自己感觉还算满意——540分,虽然上不了一本二本线,但是总归还能有学上,倒是父母显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好几次邻居问他们考了多少分,他们都回答刚过线”。
既然上不了普通本科线,付超的爸妈就到处打听,这个分能上个什么样的学校,“学费高低无所谓,关键是有个本科上就行”,一段时间以来,父母经常出入于各种类型的咨询会,从高考招生咨询会到报志愿咨询会,各个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拎回了一大堆。经过几天的研究,父母决定,就上“三本”吧,学费贵点,但总归是个本科。
现在的付超,已经成为班里的团支书,加上较为出色的口才和能力,在班级的威信还是挺高。“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个起点,以后的人生之路,还得全靠个人去经营,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好!”说起未来,付超信心百倍。
本报记者 王富晓 记者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