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幼儿园怎么经过审批的
2008-11-27
2008年11月27日 08:34: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东城区青年湖西里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音乐课上玩游戏。本报记者 薛珺 摄

    京城居,大不易。不仅百物腾贵,而且孩子连幼儿园都上不起。据统计,京城私立幼儿园均价每人每月3000元到4000元,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就得将收入的一半以上都送给幼儿园。再加上孩子的其他费用,剩下的钱,孩子的爹妈,连吃饭都困难。这还是均价,事实上,每年交10万元的幼儿园,比比皆是。在“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蛊惑下,但凡有点能力,咬牙、甚至借贷,也要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

    口号仅仅是广告,跟所有的商业广告一样,只是掏人口袋的诱惑而已。事实上,儿童的培养,根本无法类比田径比赛,基本上不存在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把知识学习的竞争引入幼儿园,从学龄前就开始,不仅数学、语文、外语提前开课,而且琴棋书画一起上,说白了无非是摧残儿童,让孩子早早丧失童年。

    商家挖空心思提出口号,制造商机,从来如此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政府部门的缺位。商家忽悠人时,政府部门加上有关专家,从来不出来说话,多半选择不作为。反而为商家的造势大开绿灯,各种论坛、研讨会,一个接一个,专家无论懂与不懂,都昧着良心,论证所谓早期教育的必要(在其他领域也如此办理),政府有关部门见了,就当没看到。

    仅仅如果装没看到也好,事实上,京城每个天价幼儿园能够进驻居民小区,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为什么偏偏让这样打着双语教学、高密度培养的幼儿园进来?而且灌输烈度越来越高(至少从宣传上看是如此),入园儿童负担越来越重,难道审批者审批的时候,一个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都不咨询吗?难道审批者不清楚这些私立幼儿园,根本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经商牟利吗?现在,谁要是拿到一个好的小区的进入证,等于是开了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金矿,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审批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据说,惟有来头大的人,才能搞定。

    按道理,学前教育,也是一种公益事业。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中学,即使有天价贵族学校,由于普遍的公立学校的存在,尚不足以对一般平民子弟上学构成威胁。在学前领域,商家钻法律的空子,而政府部门也乐得退出,放弃责任。天价幼儿园高歌猛进的同时,原来政府办的公立幼儿园一个接一个地关停,街道宁可将场地收回出租给人办公司,也坚决不办幼儿园。结果,北京逐渐变成天价幼儿园的一统江山,已经站稳脚跟的这些幼儿园,结成价格联盟,反正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商家已经将什么起跑线理论炒热的情况下,有哪个家长敢冒让孩子“输掉”的风险,将孩子留在家里呢?于是,家长们含泪忍痛,也得伸出脖子让人去宰。

    中国的事情很奇怪,凡是有利益,但完全可以由市场来调节的地方,说是民进国退,实际上却是国进民退。反过来,需要办公益的地方,需要社会责任的地方,却事实上是民进国退,政府退到完全不作为,只在家里审批的高尚境界,闭门家中坐,利从天上来。乐了办园的商家,乐了关门自保的政府,却唯独苦了孩子。(张鸣)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