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集体舞没半年便夭折
2008-11-17

2008年11月13日 10:13:31  来源:新商报

   去年9月,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大连各校积极响应。一时间,优美的音乐旋律响遍中小学校园。尽管曾遭受“异性拉手”“场地受限”等质疑,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仍在大连中小学中迅速流行。而今,事隔一年,记者走访我市一些中小学校时发现,再提起校园集体舞,“那是很长时间以前流行过的吧”,许多教师竟这样回答。记者在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八所中小学了解到,事实上校园集体舞的寿命还不足半年。甚至,一些中学仅让学生们热身了不到一个月,就停止了舞蹈。

    1 集体舞流行数月不了了之

    近日,记者在学生课间操时间走访了一些中小学。集体舞乐曲已听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新一套广播体操的训练口号和冬季长跑齐刷刷的脚步。校园集体舞在绝大多数校园中已经停止。

    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

    早在多年前,大连便有开展校园集体舞比赛的先例。2005年,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大连市还为集体舞特别设置了新的奖项。当拿到教育部发放的舞蹈光盘时,许多教师都觉得普及集体舞并非难事。

    “去年秋天,各校老师聚在一起聊天时,话题都围绕集体舞。教育局先后对小学进行了两次抽样检查,我们学校还把学生的舞蹈刻录成了光盘,拿到区里去参加评比。”民生小学德育主任滕囡说,校园集体舞活动曾经火爆一时,但坚持数月就不了了之了。

    “去年,学校还派老师去沈阳集中参加集体舞教学的培训呢,回来后在课间操时间教学生舞步,要求男女学生配对跳舞。学生不习惯,后来老师把舞蹈改进了,让男女学生自己跳自己的。但是,活动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许多学生不希望接受统一跳舞的活动项目。”十一中学教导主任高明宝说。

    2 舞蹈不该只是一层华丽外衣

    为何曾经流行一时的校园集体舞却在数月后黯淡退场?

    “训练项目得跟着计划走,当初主推的是集体舞,后来有广播操的比赛,集体舞就得给广播操让位,现在又有冬季长跑,每日得跑2000米啊!”三十六中教学主任张淑媛说,学生每日的集体运动时间是1小时,除了做操和长跑之外,还要给班级留出一些个性运动的时间,很难再兼顾集体舞。“有高考的压力在身上,多数学生跳舞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投入不进去。”一位教育工作者坦言,集体舞只是掩盖应试教育漏洞的一层华丽外衣!跳舞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但事实上,许多老师和学生在跳集体舞的过程中并未感受到真正的艺术。集体舞在多数中学成了一种“机械运动”,学生并不理解舞步的意义。

    3 强制执行的情趣难免夭折

“无论是校园集体舞、京剧课程进校园,还是冬季长跑活动,都不该一刀切,应尊重地区和学校自身的特色。因为‘要求’而开展起来的校园活动,消失的结局只是个时间问题。”家长王秀珠认为。

    早在2003年,六十六中的集体舞表演就在全市出了名,“我们跳集体舞不是因为教育部的推广,而是出于学校传统和自身爱好,所以,今后也会一直跳下去。”一名六十六中学生告诉记者。

    “大连市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艺术和体育特色,比如葵英小学的篮球、十一中的健美操、石道街小学的跆拳道,校园活动项目大多跟这些特色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玉华小学教师孙华告诉记者,除了广播体操之外,学校有自己的一套“放松操”,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把健美操和舞蹈进行了结合,学生更愿意练习“放松操”,而不是集体舞。

    “当升学率的诱惑远远大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时,难免夭折的命运。素质教育如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有效开展?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一位中学教师言词恳切。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