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童谣”风行校园
2008-11-11

发布时间: 2008-11-11 10:14:12 来源: 贵州都市报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校园流行“恶搞童谣”

  专家呼吁家长老师少些说教,体察孩子的天性和渴求

  金黔在线讯“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正值中午放学时分,在贵阳鹿冲关附近,记者遇到一群放学的孩子,嘴里欢唱着被篡改后的《太阳当空照》歌词。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排排坐,吃果果”等20年前广为流传的童谣,而今已经很少从孩童的口中听到,倒是类似的“恶搞童谣”广为流传。专家认为,这种“恶搞童谣”的传播,对儿童的认知和心理成长很不利,但杜绝“恶搞童谣”的传播也绝非易事。

  学生:追捧“恶搞童谣”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风雨声,蚊子死多少。”昨日下午,贵阳某小学操场上,几个小男生正嬉笑打闹打着口水仗。

  “小朋友,这首诗不是这样背的吧?”听到记者发问,孩子们更是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们还会改好多呢”。“锄禾日当午,地雷埋下土。有人来一锄,炸成二百五。”成龙的《真心英雄》,也在这些“小编剧”手里演变成了“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补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记者随机询问的12名小学生都表示,此类童谣人人至少会一首。但相对于这种“恶搞童谣”的大受欢迎,传统童谣却受到了冷遇。“会唱《小燕子》和《丢手绢》吗?”面对记者的再次发问,结果12名同学均称“超土”,没有一位能完整唱出来的。

  家长担忧: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好好的东西遭改得乱七八糟,对孩子很不好!”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姜女士表示很不赞成孩子传唱“恶搞童谣”。

  部分家长甚至表示十分担忧。“我家娃娃才读二年级,偶尔都听到他念这些灰色童谣。”家长钟女士有些担忧地说,娃娃年纪小,还不能分辨东西的好坏,童年就接触灰色童谣会不会给孩子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相关专业人士能编出大量又健康又有趣的‘健康童谣’,这些‘恶搞童谣’肯定流行不下去了。”家长王先生分析认为。

  专家:孩子枯燥生活需要调味剂

  “‘恶搞童谣’里蕴含的不健康的思想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很不利,但杜绝它并不容易。”贵州师范大学多年研究中小学教育的副教授李亚军指出,“恶搞童谣”流行的背后也说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除了上课就考试,非常枯燥乏味,而“恶搞童谣”的内容搞笑、顺口,能充当孩子枯燥生活的调味剂。

  “如果一味禁止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要有优秀的健康童谣让孩子们去传唱”,李亚军呼吁社会上关注儿童教育的人们,从“恶搞童谣”中体察孩子的天性和渴求,在教学中少一些说教,尽量选择孩子们喜欢、乐意的方式进行教学。

来源:商都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