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学生成绩分化期
2008-11-08

2008年11月05日11:43  

问:为什么说初二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关键期?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答:升入初中,孩子学习科目、学习方式都较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绩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进入初二年级时这一差距有增大的趋势,尤其突出表现在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这种分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

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初二的教学内容增加。升到初中二年级后,学科增加(如物理),各科难度有所增大,教材内容也较以前复杂,广泛,教学要求相应地提高,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 “抽象思维 ”为主。二是初二年级学生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即平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情绪极不稳定,思考的问题开始多了,注意力就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三是孩子自身的差异使然,一部分有毅力、学习自觉、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通过初一的适应与摸索,形成特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在初二学习中会更加得心应手,成绩越来越好;而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力差的学生,成绩自然很差。还有部分学生尽管看似学习很认真,但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力不从心,并且因受挫而丧失了学习信心,而且这样的孩子还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加多、加深落下更远。此外,家庭的困扰、亲子关系对立等也对初二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有一定影响。

要减少初二学生学习分化严重,防止成绩滑坡,作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的家庭环境。家庭变故,父母的争吵,工作的变化等都会使孩子分心,对孩子的情绪有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习。所以尽量保持家庭的和谐、稳定,尽量不改变生活状态。如果非改变生活状态不可,也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有些事情应试着跟孩子沟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孩子也在承受中慢慢长大。

家长要看到孩子初二阶段的学习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中的地位和这一阶段学习的特点,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主要因素,对个人的学习终身受益。然而,部分小学和初一的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现实却容易造成学生贪玩成性,不思进取,学习习惯非常糟糕;还有部分家长督促、教育不够,也使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只有会学习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长久的快乐。所以我们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指导并严格督促孩子养成严谨、扎实、高效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认真复习巩固初一阶段所学知识,把初二阶段的学习内容掌握好,以增强初三学习阶段的实力,以利于孩子在后续的学习阶段轻装上阵。同时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加以指导,比如聪明的学生,要注意提高学习的计划性,思维的逻辑性,忍耐力等。帮助他们养成反思的习惯。而学习上费功夫不少,但是学习成绩总不理想的孩子,有可能是学习不适应性的表现。可以加强学法指导,也可有意识地让孩子跟其他成绩优秀学生多接触学习,借鉴其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对成绩已经退步了的孩子要查漏补缺,把落下的内容尽快补上,同时扎实学好目前的课程;而对学习很不认真成绩滑坡的孩子要及时找原因,客观公正,切忌一味批评、训斥。 鼓励总比批评效果好。给孩子时间,允许他们慢慢成长。

家长不论多忙,都不能忽略了孩子,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状况,多与孩子亲情交流,多与老师联系。发现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和尊重,父母期望的结果往往就会水到渠成地实现。

来源:腾讯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