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内容:这两天,昆明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纪念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建校暨云师大建校70周年的纪念活动了,媒体报道,社会各界政要人物和名人的参加参观和发言,让人感觉到,昆明在过节。而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却很不自由,处处用分捆绑学生,学分制虽然好,就是不见落实。
这两天,昆明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纪念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建校暨云师大建校70周年的纪念活动了,媒体报道,社会各界政要人物和名人的参加参观和发言,让人感觉到,昆明在过节。
过节不是过错,但我发现,各路记者和群众对于“70年庆典活动”也产生了一种娱乐化倾向:花絮很多。对于某某名人的讲座很关心,对某专家的“个人新闻”比较关心。却没有见到“如何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如何杜绝当今高等教育的懒怪病、如何将西南联大精神融入到当今教育实践中”等诸如此类的讨论,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更多人怀念的是西南联大的精神。我查阅了一下资料,“曾在西南联大入读过4个学系、现任职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何兆武教授感慨道:‘西南联大最大的成功在于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自由地发挥你的潜质’”。教育家李埏在回忆录中写道:“联大的成功之道在于其修课制合理。首先是重视新生的基础课,加上选修课丰富、灵活……有一年,《楚辞》这门选修课同时开出3个班,由闻一多、游国恩、罗庸3位教授分别开讲,既给了学生自由,也促进了教学的良性竞争”。自由,我的理解就是,教育给学生提供宽松、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学生的精神得到引导,学生的可选择性很强,学生的创造性活力得到培养,学生就会觉得很有情趣,有活力,有意思,有追求。
而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却很不自由,处处用分捆绑学生,学分制虽然好,就是不见落实。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原来所报专业不感兴趣,转系转专业,难度很大;有的学生想“一边学习,一边创业”,却不被允许。至于那些个性强的另类学生,在统一的模式化的“大学圈”中,因为和学校原来的考评方式不合拍,往往受到约束和钳制,没有发展空间。
热闹庆典不是让轰动新闻为自己戴高帽,也不是凭借当今专家高论为自我涂脂抹粉,而是要在热闹的庆典活动中,反思如何将西南联大精神的精华和当今教育进行实事求是的挂钩,通过扎扎实实的改革,多一些沉稳和踏实,少一些浮躁,为当今教育提供更稳健、厚重的发展动力,让学生真正得到良好、和谐、生态化的教育环境。这也许比那些单纯的豪华庆典更有指导意义,也更受人欢迎!(雷泓霈)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