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跨进牛津大学
2008-10-31

2008-10-31  新闻晨报

  打开“心门”主动结交洋朋友

  胡煜曾是复旦附中的学生,在学校学生会公关部是个活跃分子。虽然他自认并不是班级里最聪明的,可是他相信自己能够走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一次赴英国中学交流的机会,让胡煜暗下决心:要到世界一流的学府走一遭,成为一名国际型复合人才。

  “每个刚到国外的人,语言和交流中会有一定的障碍,心理上也会有一个适应期。毕竟在祖国时会有一种归属感而在那里找不到,这种情况下,再缺乏交流将会导致心理孤立。”远在英国的胡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任何一种不良的情绪都需要自身的疏导才能“消化”掉,当你觉得孤单缺乏交流时,并非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愿,与其把自己封闭起来等待别人敲门,不如把“心门”打开主动与人交朋友。胡煜的父亲在提到儿子这一点变化时也感到欣慰。英国的公众假期和国内不同,可是相识的中国留学生们一到过节总会聚餐,觉得很有“家”的气氛。胡煜笑着说:“每个中国节日,我们都要聚会,不会错过任何一个。”

  朋友慢慢地多起来,可有时候总会想家,给家里打电话。为了不让孩子长久地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胡煜的爸爸妈妈狠了狠心,尽量不和他聊生活琐事,主要沟通些英伦见闻和时政动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鼓励孩子在国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学业,潜移默化地冲淡思乡的情绪。

  交谈领域广,专业兴趣最重要

  胡煜的雅思成绩是8分,参加“英国高考”A-LEVEL的成绩几乎门门满分。然而,要叩开英伦名校的大门,这还远远不够。

  “至今我都觉得很自豪,规定面试的时间是15分钟,我却和教授聊了40多分钟。”谈起牛津大学的面试,胡煜有点兴奋。那是去年12月的一天,胡煜走进房间,规定时间为15分钟。交谈的领域非常广泛,并非是循规蹈矩式的寒暄,既有政治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有欧美时事,甚至还有中国近期限制使用塑料袋的环保问题。胡煜平时涉猎甚广,知识面较宽,自然对答如流,还反问了教授一个问题。于是,紧张的面试变成了热烈的问题讨论和意见交流。等双方都意识到超时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

  胡煜参加过多所大学的面试,曾经碰到过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一位教授问他:“你到英国求学,选择标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选择主要根据学校的名气,还是看感兴趣的专业?”胡煜渐渐感受到:只有这门学科是你真正感兴趣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另外,国内与国外的学习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国内教育如掘井,盯准一个点一直深挖下去,国外教育如铺沙,一层一层地铺陈讲究广泛涉猎。方法上,国外的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实验、导师辅导等多种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给予学生一个全新的空间。教授常说:如果你热爱这门学科,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没有兴趣,这里就是炼狱。

来源:中国教育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