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0 09:10:34 丹东日报-丹东新闻网
在9月欢欢喜喜地上大学之后,这段期间新生们过得怎么样呢?他们过去的寒窗苦读为了就是进入大学的校门,如今美梦成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新生们对比真实与幻想的大学生活,有哪些感受?又有哪些收获呢?
孩子上了大学,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可谓是实现了一大半,然而在送走了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学生:大学不是好玩的
“刚上大学的时候,当然是很兴奋,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而且,大学里的课程跟高中比轻松了不少,压力似乎一下子没有了。”辽东学院的大一新生小张说。然而,开学半个月过后,小张开始觉得大学生活一下子“陌生”了起来,跟从前朝思暮想的很不一样。小张总结道,就拿上课的方式来说,老师讲课不像中学那样照本宣科,思想跳跃性很大,有些内容书上是没有的,学生要是分心了没听到那你就可能永远不知道了。通过几天的学习,小张知道原来课可以这样讲,原来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正确,这让经过应试教育打磨的他有些找不到方向。“原以为上了大学学习会轻松,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小张说。
新生小琳这一个多月过得并不快乐,性格内向的她一向不善于跟别人沟通,刚开学不久,她就和寝室里的另一位女生因小事吵了起来。小琳说,现在虽然她们已经和好了,但有时单独跟这个同学在寝室时,她还是会觉得有些尴尬,心结还没有完全解开,“其实,大家天南海北能在大学里相识是一种缘分,来上大学之前父母也没少唠叨如何跟同学相处之类的,但真要是碰到事情时,我发现不知道怎样解决是最大的问题。如果现在再发生这样的事,我想我会处理得更好。”
家长:生活变得好无趣
家住山上街的吴女士的儿子今年夏天考上了沈阳师范大学。那时送儿子上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如今,家里冷清下来,像一个“空巢”。吴女士当前的心情矛盾得很,一方面,儿子考上大学在外读书是件高兴事;可另一方面,从没跟儿子分开过,孩子一走似乎把家中的“活气”也一并带走了,吴女士觉得生活缺了不少乐趣,变得毫无生趣。以前在家里,夫妻二人有很多关于儿子的话题可聊。可现在,两人下班之后聊天的内容平淡了许多,只有在和儿子通电话时,夫妻二人抢着说话,家中的气氛才又活跃起来。自从把孩子从身边送进大学之后,家长们多年来为之倾注心血的生活重心一下子消失了,不少人一时间难以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生活让他们很不舒服。
除了心理上的不适应之外,一些家长在生活上也发生了某些改变,最明显的就是饮食由繁变简,由精到粗。孩子在身边时,家长以他们为中心,一切都为了孩子着想,在饮食上更是如此。两碗稀粥,两小碟咸菜,几个馒头,这就是赵女士和丈夫的晚饭。自从女儿上了大学之后,赵女士家的菜谱就简单起来,过去的鸡鸭鱼肉变成了现在的馒头稀粥。
专家:适应变化 学着独立
大学的学习和中学完全不同。以前大多是由老师或学校制定学习计划,而大学的自由度相对中学一下子大了很多,学生要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内容。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大学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某种学习方法,拥有学习态度。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一个好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完成从“依赖人”变成“独立人”的转变。不光要学会如何学习,还应该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实际问题。
那些感到空虚的家长也不必心情低落,应把这当作是一次重塑家庭重心的机会,家长应该从容面对,及时调整。另外,“空巢”家长要学会自找乐趣,丰富自己的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十分必要的,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来源:丹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