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孩子的想象力
2008-10-27

浙江新闻网    发布日期:2008-10-27 07:49:54    

  中新浙江网10月27日电   孩子反复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你是凭经验应付,还是找方法解答?昨天的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浪漫学习——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论坛上,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说,老师家长要特别关注、宽容那些时常做些莫名其妙事情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有奇特的想象力,成长中如果一直敢于探究,成功的机会往往会比别人多。

  杭州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说,有些学校的教育过于强化知识的功用,忽视孩子成长中最本色的东西——童心、童趣。保护孩子童心,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

  本次论坛也是新华小学百年校庆的主打活动。新华小学校长史群说,学校不是磨平孩子棱角的地方,而是要创建一个宽松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氛围引导他们快乐地、富有个性化地成长。学校开辟“童心墙”,让学生随意涂鸦,自由提问……

  孩子的好奇无处不在,家长、老师又该怎么引导?昨天一线老师提供了几点意见:

  孩子5岁开始,家长要特别留意,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爱提问,孩子问得再幼稚,家长也不要敷衍,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对孩子的提问,老师、家长如果一时不能回答,也要恰当地“示弱”,真诚地告诉孩子,“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帮你一起去找答案”。高明的家长,回答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跟孩子边做边解答,而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答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伦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儿童有这些基本特征,家长,老师可特别关注——

  1.这些孩子常常专心致志地听人说话,细致地观察事物;

  2.爱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3.说话和作文时,能使用类比的方法;

  4.喜欢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5.常常从不相关的事物中找出相互间的联系;

  6.喜欢对事物的结果进行预测,并证明自己预测的准确性;

  7.即使在干扰严重的环境下,仍然全神贯注地学习;

  8.解题爱提出多种方法;

  9.发现新问题时精神异常兴奋;

  10.在学习上有自己关心的、独特的问题,经常思考问题的新答案、新结果。(作者:刘粉莉、邹滢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