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网 发布日期:2008-10-27 07:49:54
中新浙江网10月27日电 孩子反复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你是凭经验应付,还是找方法解答?昨天的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浪漫学习——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论坛上,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说,老师家长要特别关注、宽容那些时常做些莫名其妙事情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有奇特的想象力,成长中如果一直敢于探究,成功的机会往往会比别人多。
杭州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说,有些学校的教育过于强化知识的功用,忽视孩子成长中最本色的东西——童心、童趣。保护孩子童心,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
本次论坛也是新华小学百年校庆的主打活动。新华小学校长史群说,学校不是磨平孩子棱角的地方,而是要创建一个宽松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氛围引导他们快乐地、富有个性化地成长。学校开辟“童心墙”,让学生随意涂鸦,自由提问……
孩子的好奇无处不在,家长、老师又该怎么引导?昨天一线老师提供了几点意见:
孩子5岁开始,家长要特别留意,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爱提问,孩子问得再幼稚,家长也不要敷衍,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对孩子的提问,老师、家长如果一时不能回答,也要恰当地“示弱”,真诚地告诉孩子,“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帮你一起去找答案”。高明的家长,回答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跟孩子边做边解答,而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答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伦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儿童有这些基本特征,家长,老师可特别关注——
1.这些孩子常常专心致志地听人说话,细致地观察事物;
2.爱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3.说话和作文时,能使用类比的方法;
4.喜欢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5.常常从不相关的事物中找出相互间的联系;
6.喜欢对事物的结果进行预测,并证明自己预测的准确性;
7.即使在干扰严重的环境下,仍然全神贯注地学习;
8.解题爱提出多种方法;
9.发现新问题时精神异常兴奋;
10.在学习上有自己关心的、独特的问题,经常思考问题的新答案、新结果。(作者:刘粉莉、邹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