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历经争议30年
2008-10-25


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历经争议30年 

2008年10月25日 15:26: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0月25日电  题: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历经争议30年

    新华社记者代群

    1978年3月,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

    最小只有11岁的21名“神童”没有经过高考便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直接破格录取,组成少年班集中接受教育培养。

    30年前,这是一种创举。于是,在中国教育界,从来没有哪个班级像科大少年班这样饱受争议。

    勇于突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无疑是石破天惊。这种模式不仅在中国是独创,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科大少年班的创始人之一,已退休的科大前副校长辛厚文说。

    30年里,科大少年班每年招生一个班,共1220人,平均每年40人左右。

    “和中国庞大的常规教育体系相比,少年班的招生规模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科大少年班管委会主任陈卿教授说。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滴水带给中国教育界的震动却是巨大而长远的。

    当时,一张科大少年班“神童”和国家领导人下棋的照片传遍大江南北。

    一时间,上少年班,成为无数中国少年的梦想。

    “文革”之后,国家面临巨大的人才断层。少年班的出现,无疑给当时的社会思想中注入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新鲜血液。

    1985年,清华、北大等全国12所一流高校,纷纷开办少年班。

    饱受争议

    少年班要不要高考?少年班是造就大师还是扼杀天才?少年班是特权教育还是特殊教育?……

    从少年班的诞生之日起,争论就一直伴随着这个特殊的班级。

    有人说,“既然是天才,为何还要办少年班”;也有人说,“‘神童’要个性化成长,集中办班会毁了‘神童’”;还有人说,“少年班让少数人享受特殊教育,这是一种特权”。

    在少年班昔日一位被媒体广泛宣传的“神童”出家研究佛学后,关于少年班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

    科大少年班的老师回忆说,当时已经不是争论,而是批评。全国许多专家学者对科大少年班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甚至有人提出了少年班完全失败的结论。

    “少年班究竟是促进了‘神童’的成长,还是损害了‘神童’的成长,是30年争论的核心。在争论最激烈时,多个国家部委专门组成调查组到科大对少年班办学情况进行正式调查。”科大少年班前班主任叶国华回忆说。

    争论的前提是思想的解放。科大少年班管委会原直属支部书记孔燕说,30年里对科大少年班的每一次争论,都是教育新思想的碰撞。

    “从最初争论‘少年班招生要不要高考’到现在高校逐步推广的自主招生;从争论‘少年班是不是扼杀天才’到现在高校倡导个性化学习;从争论‘少年班是不是只有数理化’到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普遍认同。这些当时的争论,无不闪现着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某种变革。”孔燕说。

    在科大少年班举行3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时,一位少年班批评派的代表人物,被科大隆重邀请参加庆典活动,并坐在庆典大会的主席台中央。

    面对少年班30年培养的精英,这位批评者坦诚地说:“我依然保留我对科大少年班的看法。”台下的几百名少年班毕业生和老师依然回报他热烈的掌声。

  探索不止

    30年过去了,争论依然未息,科大少年班也从风靡全国,回到孤芳自赏。

    3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科大少年班的创建者如今已白发苍苍。回忆30年办学路,最让他们感慨的是:少年班虽饱受争议,但探索前行的脚步从未停下。

    科大的一位老师说:“不论少年班的成败,存在的本身就是改革精神的一种成功。”

    曾多年担任少年班班主任的叶国华老师说:“不封杀,不表扬,允许你试验,允许你实践,30年里教育管理部门对科大少年班的基本态度始终如一,这实际上就是对科大创办少年班探索‘超常教育’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30年里,科大少年班不断接到有关部门转来的状告少年班的信件,在转来的信件上往往没有附加有关部门的倾向性意见。“这使得我们的办学思路很少受到干扰,能够坚持走我们认为正确的办学方向。”科大少年班管委会主任陈卿说。

    有一个现象不能忽视:人们对少年班的各种争论也像少年班一样,从未被封杀!

    陈卿说:“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这种对改革新事物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身就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少年班本身的进步和完善。”

    30年来,科大少年班共毕业1027人,其中91%的毕业生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博士。科大党委副书记鹿明说:“科大少年班将长期办下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