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海口一所学校狭小的校园里做游戏。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小岗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10月23日电(记者卜云彤)豪华酒店、高档写字楼、住宅小区雨后春笋般崛起,老城区40多所中小学校6万多名学生人均用地却不足4平方米,有的学校学生被迫每周轮流做一次早操。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近日组织人大代表对该市中小学教育用地规划与保护进行调查,发现的问题触目惊心。
“近些年城市快速扩张,城市规划编了一轮又一轮,唯独教育用地规划至今'白纸一张'。”一位人大代表参加调查后痛心地说。近年来,海口市新开发的城区没有预留出足够的教育用地,形成不少规划教育用地的盲区。海口市凤翔路以南一带新建的小区,居住人口超过1.5万,却没有一所公办小学。
琼山区的中心城区有17.6万人,按照国家标准至少需要11所小学,而目前仅有5所,"麻雀学校"情况十分严重。琼山一小的六年级一班竟有99名学生。国家规定,城市小学人均占地17平方米至26平方米,但目前琼山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5所学校中,人均占地最多10.85平方米,最少的只有1.86平方米。
琼山区几个小学如此严重的问题,几年来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与琼山一小一墙之隔的人民印刷厂去年改制,让出了8.5亩地,是学校扩建的最好地段。但学校上报方案后,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答复,最终这块地被开发商拿走。今年,市政府将解决琼山一小问题列入为市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将文庄路旁12.5亩地拨给学校。这块土地只需要政府支付46.75万元土地款和15.98万元补偿费即可拿到,但这笔钱至今批不下来,原定年底开建教学楼的计划已经落空。
对于数千名学生及其家长、数十万居民心急如焚的事,有关部门为何慢条斯理、缺乏热情?这是认识问题、情感问题、责任心问题、“官德”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有的领导还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大讲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但一碰到具体问题,特别是算收支账时,往往还是开发商优先、挣钱优先。
百姓焦虑、人大代表痛心的“麻雀学校”现象,暴露的是发展观问题。这个现象不消除,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协调可持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国开展,有关地方应该把消除“麻雀学校”作为检验活动成果的一项内容,争取一年半载见到实效。
相关报道
焦点网谈:海口的“麻雀学校”尴尬了谁?
“校园几乎只有一幢教学楼,海口地处热带,但六小、七小校园里连一棵树都没有。”说起海口市“麻雀学校”的现状,市人大代表、二十五小校长张莹十分感慨。
海口市美兰区现有23所城区小学,除了几所小学面积较大,绝大多数为“麻雀学校”,突出的有十四小、十五小、八小、十三小、二十一小、六小、七小等。生均占地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二,体育课时学生只是围成圈跑跑步或跳跳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和锻炼标准无法落实,规定的“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更是不可能。“麻雀学校”大部分教师高密度集中在20多平方米的室内办公,二十八小部分老师竟然没有固定的办公桌,只能“打游击”或见缝插针找地方批改作业、备课。十五小6个教学班200多学生做早操要分三批才能完成。部分学校地势低洼、环境恶劣,二十八小下雨天校园积水常常没过学生膝盖。
“我每天上班就好像坐在火山口上!”海口市琼山一小校长吴清胜用这个无奈的比喻,表达他对学校占地紧张、班额过大、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的担忧。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