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从10月 26日至2009年 4月 30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决定一出,立即引来了社会各界的议论,对于学习繁忙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一决定能得到他们及其老师、家长的积极响应吗?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长跑
从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各级各类学校将开展冬季长跑活动。这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开展的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规定的。
据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冬季长跑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中小学校在法定工作日里,每天以班级为单位完成跑步里程,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分别是:小学生(五、六年级)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为 120公里,初中生为 180公里,高中生、高校学生为 240公里。
疑问一不少学校受场地限制
“学校操场总面积也就1200平方米,平时全校 24个班级站在操场上做操,已经‘拥挤不堪’,更别说1500米的长跑了!”某初中体育教师王老师向记者叹苦经。
据他介绍,以往他们学校组织的冬季长跑运动,采取的是一个班级分成两路纵队,一老师站在队伍前头,一老师站尾,由头向尾跑,围成一个小椭圆形不断循环。一般按时间计算,每个班级跑10分钟以上,即便是这样,操场也容纳不下全校学生。
“现在小学生里肥胖的比较多,身体素质亟需提高。”某小学校长表示,教育部的冬季长跑活动是个好事,学校也会按照实施办法组织学生开展。但他同时强调,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处于城市拥挤区域的学校操场面积太小,学校组织开展冬季长跑,场地是个很大的问题。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中小学校确实都存在这个问题。
疑问二运动量是否太大
除了场地问题外,一些家长对长跑运动表示支持,但对长跑距离提出了质疑,纷纷担心孩子“吃不消”。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家长对教育部的这项活动表示支持,“如果学校每天能统一组织学生长跑,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一定大有帮助!”
“我听说,现在初中生的体锻标准是,初一到初三女生测试800米,男生测试1000米。如果让初中小女生每天跑1500米,哪能吃得消?长跑不应该循序渐进吗?”另一位家长张女士说,“长跑规定”能否更加人性化一些,现在孩子每天的课程排得很满,作业又多,能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我们家孩子每天早上都坚持长跑,在家里跑的距离能不能计入跑步里程的统计中呢?”家长夏先生提出另一个疑问。不少孩子在家就有长跑的习惯,能否将这部分距离统计在总里程内,这样则可以相对轻松些。
另外,不少家长表示,成年人经过剧烈运动后,都要两三天才能恢复,中学生每天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恢复时间,学生估计很难坚持。组织学生健身是好事,但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疑问三是否人人都适合长跑
对于教育部的长跑决定,教育专家熊丙奇则表示,开展体育教学,同样应因材施教,应给学生多元选择,长跑只是其中一项。就提高体质、锻炼耐力而言,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运动,不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吗?为何一定要让学生选择长跑,而不选择游泳或者其他项目呢?
“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才能激发他们运动的积极性。”熊教授认为,国外的学校体育教育,常常以俱乐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各种俱乐部的活动。事实上,就个体的身体情况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采取长跑的方式来进行锻炼。况且,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每天完成1500米、2000米的长跑“任务”,确实有难度。到头来,这1500米,也只不过具有象征意义。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