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川10月22日电(记者余晓洁 冯昌勇)距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160余天,在灾区板房学校寄宿的学生的情况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来到在地震中受灾的孩子们中间。
地震后,在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临时校址”里,有各类板房725套,可容纳2600余名学生生活、学习。
“北川中学原本就是寄宿学校,所以对集体生活还比较适应。我们是新高三,开学后学习很紧张,老师正带着我们把高中所学的知识点从头到尾‘扫’一遍。大家都很拼,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北川中学高三5班的郑成华说。
吃完晚饭没一会儿,郑成华从宿舍拿了件外套又回到教室继续复习。课桌椅是新的,但相对于十七八岁大男孩的身体来说显得小了一些。每张课桌上都堆着一尺来稿的复习资料。随便翻开一本,页页都是圈圈杠杠,还有刚过去的夏天里孩子们留下的汗渍。
9月1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实现了全面复课,340万张孩子的笑脸因为重归学堂而绽放。这是中国创造“奥运奇迹”之后续写的一个“教育奇迹”。
据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介绍,今秋复课的学生中,在未毁损校舍和维修加固校舍复学复课的有71%,在板房、帐篷里复学复课的占28.4%,另有0.6%的灾区学生异地复课。
像北川中学这样的板房学校有很多。在四川山区,地震以前就有很多寄宿制学校。地震以后,更多的孩子家园被毁,选择住校。据四川省教育厅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有数十万中小学生在板房学校寄宿。而在学校寄宿的学生都免交住宿费,板房食堂为孩子们提供一日三餐。
“从前年开始,我们就不用交学费了。9月份开学时只交了15块钱的本子费。本来要交120块钱住宿费,因为我们是重灾区,现在免交了。”安县安昌镇小学5年级3班的胡冬梅对记者说。
安县与北川毗邻,也是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据安县教育局器材科副科长李顺鸿介绍,秋季开学时辽宁援建的68所板房中小学,共计6066间板房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保证了全县受灾学生的全面复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