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不妨“平准化”
2008-10-15

  基础教育=应试教育,认为这个等式不成立的人可能很少。在79岁的老教育工作者敢峰眼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危机,那就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它就像"温水煮青蛙",慢慢加热,结果使人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现在的教育应试倾向的确很严重,不仅小学、中学和大学有,甚至连幼儿园也有这种倾向,如果应试教育的问题不解决,创新人才的培养只能是空谈。当前,在没有找到比应试更好的方式去选拔人才,应试教育还可能会继续,但应试的恶果逼迫现实必须去改革,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已经严重阻碍科学创新,打破应试教育的怪圈到了时候了。

  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笔者认为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值得借鉴, 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初中、高中升学考试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不仅阻碍了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不满情绪,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严厉批评。为解决这一难题,韩国政府在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录取制度的基础上,从1974年开始推广高中"平准化教育"改革,以消除学校间、区域间教育和设施的差异,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完善中等教育制度。

  所谓"平准化教育",是指平衡、标准化的教育,是指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公平,同时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彻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在韩国,初高中的教学计划中已很少能看到繁重、机械、堆积满满的课时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宽松的、启发式的、激励式的人格意志、合作精神、科研与实践能力、环保意识、国际化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道德、法制、人文、诚信、信息、实践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均得到加强。

  韩国"平准化"改革,消除了教育不公现象,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一改革拆除了考试围墙和枷锁,摈弃唯分数主义,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改革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充分开发社会人力资源,使教育回归本位。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笔者认为:教育应当更注重培育完美人格,而非智力的拼搏,我们的改革不妨学习韩国的"平准化"教育,放下担子,想想办法,挖好"教育改革"这口井,让人才自动地喷涌而出!

来源:山东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