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个月底开始,中小学生每天都要参加长跑了,小学生每天都要跑1000米,是不是真的哟?”这几天,不少家长、学生都在议论教育部刚颁布的“长跑新规”。
从10月26日起,重庆市各类学校将响应教育部号召,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对此,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表示,硬性规定的锻炼能否坚持是个问题。
〖新规〗:10月26日起全国学生一起跑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通知,从10月26日开始至明4月30日将在全国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为120公里,初中生为180公里,高中生、高校学生为240公里。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小学生(五六年级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及高校学生2000米。
按照要求,重庆学生们将在10月下旬开始长达半年的“天天长跑”活动,累计完成各学龄阶段要求的总公里数。
〖家长〗:普遍担心孩子吃不消
“以前从没跑过1000米,现在一下子要他每天跑这么多,身体哪里吃得消?”、“每次跑800米,她都紧张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现在每天要跑1500米,这可怎么办?”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认为,教育部颁布的长跑新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这么大的运动量,是否会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健康,也成了家长们担心的焦点所在。郑女士表示,成年人经过剧烈运动后,都要两三天才能恢复,中小学生每天长跑,如果没有一定的恢复时间,估计很难坚持。
〖学校〗:场地受限应因材施教
“我们学校还好,操场面积倒是够1500米的长跑,而场地“袖珍”的学校也很多呀,平时做操都‘拥挤不堪’了,哪有空地进行长跑。”闻此新规,重庆某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感慨,虽说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这对于运动场地紧张的学校而言太犯难了。
江北区雨花小学的严老师则认为,体育教学也应因材施教。就提高体质、锻炼耐力而言,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也能让“小胖墩”、“豆芽菜”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质疑作秀;新规会否半途而废?
该政策会不会最终半途而废?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对新规实施表现出这样的担忧。
“长跑锻炼还要硬性规定?这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到最后就变成流于形式地应付完成,根本就没意义。”刘女士表示:“学校如果要组织跑步最好分批分段跑,不能一次跑那么长吧。希望锻炼不要只是形式主义,最后不了了之。”
“学生长跑为什么要和新中国成立联系在一起?是否有作秀的嫌疑?”一位市民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