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文化成社会关注焦点
2008-10-09
  “开学了,又得穿这身松松垮垮的行头,真没劲!”这是开学第一天某校初二学生菲菲抛下的一句怨言。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校服问题已上升到社会美育教育的大问题,校服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半数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校服

  如果把人的一生想象成一朵花,那么在年少时期绽放的便是天真和热情。校服,对中小学生来说,除了书本外,便是身份的代表,同时校服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学生的气质。

  “南宁是一个温和而不乏活力的城市,但她的青少年却缺乏与之相应的气质和特色。”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外地来访者提到这同一个观点。在外来者看来,城市的活力,除了感受到经济的活跃之外,更多的是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而作为城市未来主人的青少年,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深层的信心和潜力。

  为什么外来者会对南宁的青少年有如此的印象?“这主要来自于校服的印象。”许多受访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

  据记者观察,南宁市中小学生执行全市统一服装,小学生每周一必着校服,中学生基本每天都穿校服。校服分有夏装、秋装、冬装。夏季校服是牛仔布的短裤、短裙和T恤,秋季校服是牛仔布长裤和衬衫,冬季校服都是蓝白相间的运动式套装。也许是因为中学生大都不住校,夏天经常看到身着浅蓝色衬衫下配或是牛仔布长裤或是冬季运动服长裤的学生,学生们的衬衫都是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如果迎面走来一群都是短发的学生,不仔细分辨,有时很难分清男生和女生。

  南宁市的学生校服一直都是这样吗?

  为此,我们采访了南宁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相关同志得知,从1994年开始,南宁市中小学开始实行统一学生着装。十几年来,南宁市的中小学校服经过3次变迁,从当初注重耐磨、耐穿含涤成分较多的布料,到现在追求含棉量的最大化,但款式一直变化不大。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特别强调:“在中小学校服要求中,有这么一个规定:校服要简单、朴素、大方。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也是如此。校服的设计公司是公开招标的,我们当初也征求过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可以说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至于有个别说不好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现在这套学生服很朴素,含棉量也高,透气性也好,是比较适合的。”

  可我们在对学生的采访时发现,学生对校服的喜爱度并不高。

  记者委托几所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做一份调查,总共涉及200位在校学生,有128个同学对现在的校服不满意,57人对校服问题觉得无所谓,15个同学认为还行。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校服的款式上。多数学生认为:现有的校服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朝气。校服颜色显得陈旧,款式没有特色。中学生已经具备了非常明确的性别意识,校服却没能体现男女性别意识。而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有53.5%的同学认为学生应该穿校服。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统一着装可以消除同学之间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早上起床之后,我不用花时间考虑穿什么衣服”、“同学之间不用比穿名牌”……由此可看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认为应该穿校服的。甚至有学生提出:不同学校校服也应不同,穿上了校服学校的兴衰荣败就都与你有关了,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来源:千龙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