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不久,宁波鄞州实验中学就传出八年级学生“分层次教学”的新模式。这令许多家长不解:国家不是明令禁止“快慢班”吗,怎么我的孩子上课还要分班?面对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鄞州实验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
八年级学生分层教育引争议“我语文数学都在C1班。”“我语文数学都在B班。”一进入鄞州实验中学,正在参加活动课的八年级学生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
鄞州实验中学校长朱时宏告诉记者,分层次的主要依据有三个,一是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二是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衡量掌握的学生情况,三是学生自己的想法。
对此,学校的解释是:分层次教学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言,并不是把学生分成“等级”或“档次”。但有些家长认为,把分级教育和分层教育区别开来是学校在玩文字游戏。
该校老师陈安萍说,“这个课程是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设的,而且也没有打破原先的班级划分。学生只有在这一节课接受像大学选修课那样以走班的形式,与学校正常教学之间并不矛盾。”
学校拒绝任何一个“后门”为确定分班的合理性,学校在开学后两个星期内对学生的学历养成课分班情况作了无记名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有90%孩子都觉得现在所分的班级适合自己。校方认为,这表明目前的分层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叶先生说,从家长的角度讲,他不会介意女儿被分到哪个班,从教师的角度讲,他认为学生首先要学做人,习惯养好了,成绩自然也会上去,学习和做人并不矛盾。
承认差异也是素质教育?朱时宏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管好每一个学生。学校要信任学生,学生和家长也要信任学校。很多时候素质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学校一怕学习成绩上不去,二怕短期内出不了效果。”
俞鹏年认为,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张扬个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恰恰是教育的成功,也是素质教育所要做的。
来源:新华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