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农村刮起厌学风
2008-09-29

    老家邻居的小孩小学没有读完就要随父母打工去了。目前在一些农村,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值得重视。

    分析当前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学生存在的主观厌学情绪成为一大主因。一位高三学生不堪学习之苦,反复对其母亲说:“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夜里十一二点才能睡觉,身体都熬得不行了,可要是考不上好大学,这样熬能有什么意义呢?”网吧便成了这个男孩逃避“考好大学无望”现实的唯一去处。加之目前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现在就业难度逐年增大,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自家又没有好的社会门路,倒不如将钱投资在建新房、娶媳嫁女上。

    当前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目标上强调升学率,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情况。而且教育优势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区,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新华网曾报道,全社会教育投资投向城市的约为3/4,而投在农村的不足1/4。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根本学不到能帮其谋生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没能改变命运,没有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读书无用论、读书赔本论和读书划不来等思想在农村由此产生。

    一些学校乱收费、师德师风差,无形中将一批厌学学生推上了辍学的“岔路”。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学校乱收费,但是仍有一些学校老师在家中开小班,强制买辅导书。一部分教师师德师风缺失,不以育人为己任,在教室胡扯一通,作业让学生批改。农民家长认为在这样的学校读书上学,就是混着玩,把小孩送到这样的环境里,倒还不如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实在。

    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令人担忧,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针对农村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的变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师德师风教育工程,建立贫困家庭、贫困学生档案,建立捐资助学机制和义务教育助学金制度,实行辍学报告制、帮助复学制等,加大学校收费监控等,切实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来源:半月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